从2007年公布股改和资产重组方案至今,9个年头过去了,至今仍无任何进展,S前锋(600733)也逐渐由辉煌走向落魄,曾经一年营收接近4亿,如今一年营收勉强在1000万元以上。同时,还深陷信披违规和退市漩涡。在资产重组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S前锋的保壳战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2015年营收刚过千万
1月22日,S前锋发布2015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5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850万元左右。”这是公司自1996年上市至今,20年内,出现的第四次亏损,前面三次分别为2006年、2010年和2011年,亏损金额分别为2483.3万元、774.15万元和3686.88万元。
从亏损金额来看,2015年的亏损金额没有创新高,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但是与营业总收入放到一起后,就可以看出,2015年的亏损透出了很不寻常的讯号。在前三次亏损时,S前锋2006年、2010年和201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1.53万元、21517.51万元和38682.4万元,其中2011年的营收创下了S前锋上市以来的新高度。
但在2015年的亏损中,按照业绩预亏公告透露的信息,2015年可能S前锋的营业收入刚好过千万元大关,这从三季报的数据就可看出一二。201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54万元,同比下滑63.19%。分季度来看,第一、二、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8.03万元、418.71万元和4.8万元,第四季度并不属于公司的销售旺季,取其第二季度的最高值来计算,2015年S前锋的营收也才刚好1170.25万元,而如果按照前三季度的平均值250.51万元计算,刚好达到1002.05万元。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1000万的营收是其能否留在资本市场的一个关键。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万元,其股票将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作为一家以房地产销售为主的公司,截止2015年9月底,S前锋在手项目几乎已经售罄。首汇观筑总建筑面积37560平方米,累计结算面积已达35725平方米;首创·十方界总建筑面积206263平方米,累计结算面积已达205065平方米。若再无新的项目推出,S前锋2016年的营业收入将同样不理想。S前锋的经营压力巨大。
深陷信披违规风波
S前锋最受市场关注的股改和资产重组一事,在2015年年初还有风声传出,但之后就石沉大海,再无音讯。而祸不单行的是,去年8月,公司原董事、总经理朱霆涉嫌严重违纪,已由中共北京市纪委正式立案,接受组织调查。而此事会否影响S前锋的重组,也留下了一个悬念。
除业绩以外,S前锋还有一事也可能会影响其资本市场之路。2015年7月22日,S前锋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根据2016年2月16日,公司发布的最新进展,截止目前,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尚在进行过程中,尚无新的进展。但公司也在公告中提到:“若公司因该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暂停上市。”
近年来,S前锋一直在为保壳而奋斗,其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屡屡伸出援手。2月29日,S前锋召开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与北京协信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议案》。协议确认北京协信公司对公司的债权为6000万元,北京协信公司放弃其余11400万元的债权。
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持有北京协信公司100%股权,此次出手帮其解决债务纠纷,显然也是为了保住S前锋的壳资源。
但在资产注入无望,房地长行业低迷的背景下,S前锋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呢?
本报记者 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