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产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房产中介日子更为艰难,传统的地产商和房产中介机构开始了谋求转型升级。记者发现,在这次转型升级过程中,它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营销层面,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加速拥抱互联网金融
为了应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开发商和中介代理行们各有高招拉升业绩,但是面对近年来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互联网+”风靡社会的今天,地产行业则开始借助互联网蓝海,纷纷拥抱互联网金融,以期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记者发现,在探索转型的道路上,房地产开发商已将互联网金融奉为“上宾”,不仅与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了合作,甚至还与银行开发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其中万科地产就是较早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房产企业。
资料显示,2014年9月,万科与平安集团联合推出过“平安万科购房宝”的理财产品,最低5万元起,期限从3个月到1年不等。另外,万科地产还与民生易贷联合推出过“万民宝”。在去年,万达则联手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推出过“稳赚1号”。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国内50强房产企业,已有超过五成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拥抱了互联网金融,涉及资金已接近500多亿元。
记者同时发现,在房地产企业纷纷拥抱互联网金融的同时,房产中介机构同样没有闲着,也插上互联网金融的翅膀来转型升级。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继房产中介机构提高经纪人佣金、降低中介服务费、行业并购扩张后的又一个新战场。
在国内房产中介市场,链家是拥抱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2014年12月,“家多宝”系列短期理财产品正式上线,标志着链家正式跨界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据链家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链家理财累计成交量已超过180亿元,投资用户规模达到31.4万人,单日融资过亿元已成常态,这对于链接成立一年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扩张规模堪称迅猛。
实际上,除链家外,中原地产、世联行、Q房网、房多多等房地产中介平台也在加快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步伐。像中原地产启动的大金融战略,就与包括银行、基金、信托、券商、资管在内的100多家金融服务方建立合作关系。
空间巨大但风险仍存
地产行业联姻互联网金融,通过投融资模式,的确起到了资金快速、有效流转的作用,解决了房地产商、房产中介机构、上游建筑商、消费者等多方的资金等问题,同时互联网金融这种创新模式也更好地满足整个产业各端的需求,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看好。
业内人士预测,房地产金融是朝阳行业,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每年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也决定了今后地产行业会把相关业务向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延伸,同时也会作为未来房地产金融的主要潜在领域。据链家地产副总裁魏勇介绍,目前链家地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占公司盈利的近10%,预计今年底将超过15%,未来3年里将占到20%,而未来5年里占到链家地产利润的半壁江山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
不过有业人士表示,尽管房产地产行业联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瓶颈。以众筹为例,虽然在国内发展已有4年多时间,但几乎从一开始就游走在我国的法律边缘。同时,传统的地产行业更擅长拿地、盖房与销售,并不擅长搞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本身存在一定的专业风险与担忧。另外,近年来,P2P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虽然给投资者的收益很高,但部分平台风险控制不达标,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地产行业推出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也有很多细节需要厘清,像很多地产业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还款方是谁等问题,往往普通投资者无法搞明白,这就加大了投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地产业互联网金融出现的诸多风险,已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表示,要结合即将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开始进行清理和整顿,打击为客户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本报记者 卢建波 实习生 梁驰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