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魔术见证奇迹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15日讯 塔子山公园里的景观湖畔,几位老人正在休憩,不远处是一群春游的小学生在嬉闹,与清澈见底、水草幽幽的湖水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正在湖面上打捞落叶的公园老员工老杨却告诉记者,湖水三年之前可完全不是这样一幅美景,而是“一潭臭黑水”。
让一潭臭黑水,重新变得清澈,这是四川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一次环保魔术。作为十三五西部首个大型专业环保主题展会,正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的2016中国成都环保产业博览会上,生态修复成为热词,而水体修复更是热点中的焦点。
高科技生物水体修复一劳永逸
“一说到环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污水、废气、垃圾处理,环境修复是近几年才开始渐渐被很多人了解和接受。”在四川太和水的展厅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总经理刘启波为众人介绍着一种颠覆观念的食藻虫水体生态修复法。展台上摆着两杯水,水是前一天从会展中心附近水塘取来的,一杯浑浊,一杯明显清澈得多,造成这种差别的就是用肉眼依稀能见还在游动的食藻虫。
“现代都市中的水体,光凭肉眼大家都会知道水质不达标,很多水甚至是墨绿色,这其实是水中富有的水藻造成的原因。我们利用食藻虫的综合方案,能让水体快速提升透明度。以成都人民公园里的景观湖举例,我们最快一个月内就能让整个湖面水体明显见效,水质可以达到三类的标准。”刘启波告诉记者,在众多生物治理水污染的范畴内,利用食藻虫是太和水的独家专利,但对水下生态修复而言这还只是第一步。
“我们的另一大利器是改良矮型苦草,食藻虫快速净化水体后,要形成长期的自我修复功能就必须依靠这些水草。”塔子山公园景观湖底青绿可人的水草就是这种苦草,刘启波介绍,这些苦草大概20厘米高,而且它可以根据湖的实际情况定制,从十多厘米到七八十厘米选择最合适的高度,“塔子山项目已经经过了三年时间检验,当初每平米水面的投入大概不到两百元,但这种投入得到的效果是一劳永逸的。”
成都有望建起生态水体农家乐
从广安的小平故里,到城南的蔚蓝卡地亚,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总部位于上海的太和水入川以来发展迅猛,项目涵盖了市政工程、商业楼盘等各个领域。刘启波表示,公司目前正以四川为中心,将这项技术向云贵渝等西部省市辐射,还计划在成都建立水藻基地,白鹭湾是选择水域之一。
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能直观了解生态修复的理念,太和水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就是在成都投巨资打造一个生态水体农家乐。“这将是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市民不仅能在这里与最干净的大自然的水亲密接触,还能品尝这样的水养出来的最新型的水产品。不但有各种淡水虾,我们还有特殊的技术能养殖大闸蟹,让成都市民能在家门口尝鲜。”刘启波透露,这样的项目占地较大,而且必须有地有水,选择难度较大,目前还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地方。
近三百企业抢滩四川环保市场
作为“十三五”的重要板块,环保概念持续升温,海绵城市、PPP、第三方治理、环保垂直管理、地方环保政策落实等改革掀起不小波澜。四川省“十三五”期间,四川节能环保产业力争超2000亿元,四川环保产业的产值将逼近4000亿元。成都市政府最新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十年规划表示,未来10年,成都将投入5619亿元改善生态环境,明确18项重点指标,重点打造涉及生态系统、水、大气、土壤及固体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238个生态重大项目。业内预计,未来五年甚至更远,环保行业都将获得政策力挺。
正在举行的2016中国成都环保产业博览会(CDEPE 2016)吸引美、英、韩、日、荷兰、意大利及中国等国家近300企业或代理商携带800多种环保节能、水处理、大气、固废、环境监测、泵阀、资源综合利用、净水、空气净化等技市政、工业、商用、民用领域环保节能产品。包括GE、华西能源、环能德美、易态、美富特、芳笛环保、威乐、seko、力高、+GF+、东日环保、大团、艺达思、三厘、卓锦、亿昇、凯宏膜、AppliTek、普律玛、清源、中自环保、云白、安诺普、盛奥华、斯瑞德等展商,展出面积近18000㎡。
据悉,大会期间将召开多场学术交流及同期活动,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四川省供排水协会、四川生态文明促进会、成都市环保产业协会等环保专业协会及机构联合主持,不仅包括结合最新政策、技术及市场方面的。议题不仅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水固气监测等环保科技学术交流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净水行业市场论坛等专业论坛,也开设《再见吧灰霾公益摄影展》《第二届废旧物品创意大赛》等环保公益活动。(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