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期收益率选择好产品,到期本金与收益自动打回银行卡。”当不少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傻瓜式操作时,其正在发生新的改变。《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开放式与半开放式理财产品数量及规模的上升速度都非常快,相比较而言,银行更偏爱发行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且这种产品收益率均在3.5%以上。“拥有较高的流动性,同时如果还有不低的收益率,相比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显然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在《金融投资报》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投资者都表达了类似观点。来自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从6月18日到24日,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存续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即“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共535款,其中收益率披露较为完整的产品有303款。从整体情况来看,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均高于全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其中,国有行在售的全开放式产品数量高于半开放式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与半开放式产品持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为半开放式产品发行量高于全开放式产品发行量,且城市商业银行在售并公布了收益率的半开放式产品数量最多达22款。
从收益率情况来看,银行对半开放式理财产品更为青睐。《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半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全开放式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均在3.5%以上;而全开放式产品收益率表现则位于3.5%以下,仅国有控股银行产品收益率为2.85%低于3%。
纵向来看,从不同期限的开放式与半开放式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据普益标准数据,上周,在6个月以下期限中,半开放式产品整体收益率均值高于全开放式产品,仅在6-12个月期限全开放式产品高于半开放式产品。
虽然开放式及半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目前仍然是市场主流,但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在低利率背景下,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只是一种过渡,净值型理财产品才是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