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7月12日讯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贸易为一体的专业型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中药饮片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公司彭州片区现有员工400名。公司党支部于2015年3月成立,现有党员35名。通过组织创新、载体创新,今年,被评为“双强六好”非公党组织。
产业链上建组织
公司党支部成立后,把组织渗透到研发、种植、生产、营销、服务整个产业链上,实现全面布局,产业深耕。建立了科研中心、成本中心、管理中心、营销中心4个党小组。
而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实行党群联动。公司党支部建立了“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同步共建互动机制。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充分把职工、青年、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公司发展的目标上来。大力实施筑梦计划、青年志愿者活动、巾帼建功等活动。通过对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公司制度循序渐进的引导与植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四负责、四创新经营理念深入人心。
组织为企业制造人才
党支部不仅要帮助企业实现凝聚力,更要建设人才洼地。公司党支部积极落实“金彭英才”计划,引进研发人才9人,服务于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并取得了科研成果12项。与四川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10余家科研院校(所)及医院党组织开展“结对子”活动,建立药学类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课题研究合作,选育专业技术人才20名。同时,把党员培养成研发生产销售骨干、把研发生产销售骨干培养成党员,探索出党员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子,目前,党员梁慧、李文兵通过晋升培训,成功晋升为经理和药研所所长。
人才为企业攻坚创新
为实现全产业链建设,支部建立了党员源头种植责任区、党员饮片生产责任区、党员颗粒生产责任区、党员临床发药责任区,着力发挥党员在责任区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在责任区成立“党员技术攻坚队”,带动研发团队专门攻克中药材、中药配方颗粒工艺、质量研究及新药研发的难题。将现有产业链“中药材—精致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延伸至“中药有效部位—中成药”,真正实现中药材的综合化利用、产业化开发。目前,已取得了中药配方颗粒、Ann菌肥、“彭芎一号”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及专利12项。
持续研发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系统,实现误差控制在正负0.01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依托自动发药机建立“智能中药房”和“数字化医院”,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数据处理的适时化。
攻坚队党员胡昌江是国家非遗中医炮制的传承人,通过潜心研究,现已成功完成第五代先进智能中药房研制,并广泛运用于上千家三甲医院。
创新产生效益,去年,公司在全国6家同行业企业中,排名第一,实现销售净增43%。
企业为组织搭建平台
绿色药业把公司党支部、群团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同步部署,活动同步谋划,考核同步开展,实现党群组织在人力、智力、阵地、网络、信息、管理、典型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企业党员活动中心、非公企业党建文化书屋等平台,建设党群活动中心。探索建立党群工作基金,将党群工作经费纳入公司财务预算,对重点培训项目、大型活动优先予以保证。
公司党支部邀请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到企业讲课,开启了非公企业引进党课的先河。以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核心业务骨干、外聘专家教授为师资,组建公司“菁英大学”,讲师团队达到30人,通过讲授、实战模拟、案例讨论、互动教学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目前,增设业务课程等25门,举办各类活动12次。建立微信党支部,公司党支部每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同时微信“直播”,方便在外党员“线上+线下”同步学习交流。(通讯员 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