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队里解民生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8月9日讯 基层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更好地贴近群众,与群众交友,为群众服务,促进地方和谐。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拆迁镇面临的群众社保、就业以及其他遗留等共性问题,如何走进群众,倾听真实民意,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这是各镇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致和镇属于典型的拆迁大镇,其中四方社区,528户群众基本安置完毕,对于“转型”群众的服务,四方社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搭建社区居民喜闻乐道的徒步健身队平台,与群众“组队”,成为队友朋友,拉家常,议民生,掏心窝。边走边聊中,收集群众诉求,传达相关精神,解决实际难题。
散漫 群众参会意识淡薄
都认为集中安置后社区召开会议比较方便召集群众,殊不知,不好召集。大致原因是集中安置住进套房后,大家比较喜欢“独立”了,关门闭户,白天很难见得到人;不做农活,有很大一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工作较忙;收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游玩和休闲较为普遍,聚集开会“没时间”;“主人翁”意识依然亟待提高,只要不关系到直接利益,参与意识比较淡薄。
有些会议,较难达到与群众一对一或者真实的沟通,甚至有些群众不注重会议内容,造成街坊间一些误传,一些闲话,甚至对政府和社区不信任。对于一些群众的诉求,社区有时很难掌握到,出现部分群众直接上访社区干部还不明究理的情况。造成社区与群众的“真空地带”,这既不利于团结群众,也不利于社区开展工作,在解决群众诉求的有效性上也会出现偏差。
凝聚 群众主动掏出心里话
做合格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好务。“隔空喊话”显然不适合接地气要求,要真正服好务,就要体现出“朋友式帮忙”的氛围。
近些年,随着文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彭州全民健身的氛围日渐浓厚,出现了一些“徒步走”的健身队伍,群众的参与热情比较高。在四方社区,一个多月前,有些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了一支“徒步走”队伍。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二十人,慢慢地,人越来越多,到上月末,队伍基本扩大到了近两百人的规模。大家喜笑颜开,谈天说地,很是热闹。
汪大姐说起徒步,很有兴致:“徒步队组建之前,只晓得打牌,整得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现在晚饭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家务事做了去徒步,比原来喊打牌还上瘾。”
社区党员干部也参与徒步队,发现这只队伍的凝聚力强,群众边走边摆,很愿意摆出真心话。“我们原来听不到的话,在这里可以听到。”四方社区支部书记何开军很是感概。
攀亲 群众幸福感增强
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规范。目前,徒步队配备小音箱5个,对讲机4个,警示灯和安全服5套,健身衫130件。
队员积极性很高,这支队伍虽然由四方社区发起,但参与者不限,不分村,不分队,只围绕一个目标“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都可参与。队员们不仅为自己的队伍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致和步侃之狮”,还自发推选了18名志愿管理者,建立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步侃”,就是徒步侃侃而谈。能在一个队,就是好朋友,就是有摆不完的龙门阵。“我们社区干部自愿加入,一是自身锻炼需要,二是走进群众,与更多的群众交朋友,谈知心话。这样,社区与群众拉近了距离,群众也不把社区干部‘对立’起来,想说啥就说啥,不回避,不遮掩。”何开军说,通过徒步走这个平台,社区干部与很多群众成为了朋友,甚至曾经“翻过脸”的群众,也听到了很多真话。
听到真话就要实实在在根据真话去做事。
“健身广场的树子底下应该砌成花台,大家也可以坐坐”“1队张训安,何建成他们乱搭乱建,把粪桶放在了街面上”“2队小区这个巷子应该修一下,那边有一节很脏,树子底下还堆了一大堆垃圾”“哦,7月底前必须去办独生子女证索,我还不晓得。”
小事,但件件是实实在在的,件件关乎民生。社区干部收集到情况后,立即商定,立即解决。群众嘴里不说,心里高兴。现在,社区要传达一些精神,就通过徒步队,一下就传达出去了,效果比开会强。
通过这种平台,直接面对面,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群众的和谐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了。(通讯员 付倩 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