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彭州市结合新形势下村公要求,采取“宣传好、使用好、监管好和示范好”四项措施,在面上规范村公资金管理使用,在点上鼓励探索创新,切实监管用好村公资金。
今年以来,我市成立4个村公资金专项督查组,深入开展村公资金专项监督检查,已开展专项督查两次,发现并纠正问题14个。修订完善《彭州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审查、备案制度(试行)》,对全市4032个村公项目逐一审查备案,及时剔除禁止项目2个,纠正不合理预算项目1308个,涉及资金430余万元。公开招标第三方审计服务机构,对各镇代管村公资金情况、抽查村公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已完成辖区内70%村(社区)的2015年村公专项审计,切实规范村公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同时,市纪委严格筛选各类村公项目28个,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实施全程跟踪监控,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管控查处力度。截止当前,已立案查处2件3人。
强化组织宣传
多层面营造共抓共晓氛围
坚持党委主导、纪委协调、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村公资金管理的组织保障,先后召开全市村公工作专题推进会3次,研究部署村公监管工作,并在财政预算中列支30万元,用于村公资金专项监察审计。
建立村公业务联合培训机制,由市纪委牵头,市委统筹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有针对性开展村公业务专题培训,截至7月份,已在全市20个镇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村公知识和政策培训35次。
强制公开公示,分层次体现到面到点透明。全面深化推进村公“公示栏公开、标牌标识公开、议事会成员联系群众公开”工作,全市327个村(社区)全部设立村公公示栏,对村公资金建设的3400余个基建类项目全部进行标牌标识,发放村议事会成员联系群众卡(册)2.5万份。
聘请第三方机构,深入群众持续开展村公知晓率和满意度测评,准确掌握村公资金公开实情。通过聘请第三方测评倒逼公开,彭州市村公知晓率从2014年的84.5%提升到2015年的91.3%,满意率从2014年的81.2%提升到2015年90.5%。
严控关键环节
分步骤落实常抓常管措施
事前项目把关,审查备案所有项目。通过修订完善《彭州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审查、备案制度(试行)》,对全市4032个村公项目逐一审查备案,及时剔除禁止项目2个,纠正不合理预算项目1308个,涉及资金430余万元。
事中专项督查,严格监督及时通报。深入开展村公资金专项监督检查,成立4个村公资金专项督查组,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项督查两次,发现并纠正问题14个。
事后审计整改,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公开招标第三方审计服务机构,对各镇代管村公资金情况、抽查村公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已完成辖区内70%村(社区)的2015年村公专项审计,切实规范村公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
异常项目监控,严肃处理违纪问题。2016年,市纪委严格筛选各类村公项目28个,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实施全程跟踪监控,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管控查处力度。截止当前,已立案查处2件3人。
建好示范样板
有重点开展先行先试探索
彭州明确建设标准,推进示范村建设。现在已确定了32个村(社区)作为推进村公工作示范村进行建设,并制定健全村公各项制度、村民知晓率和满意度均达90%等7项建设标准,督导各镇抓紧抓好示范村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试点,发挥村公资金效率。彭州将物品采购、档案管理、涉农培训等部分常态化项目外包,促进村公工作规范化,创新用活村公资金,资金利用率较之外包前提高20%-30%。 (通讯员 李芳俊 朱琳 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