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8月25日讯 敖平镇党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六好平安社区”为抓手,创新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模式,坚持“四抓四着力”,党委引领群众参与,共创共享集中居住区治理新成果。
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强化新型社区领导,敖平镇党委成立“六好平安小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职能办(所)具体抓,形成镇、村(社区)、小区三级联动机制。目前,紫泉村紫荆苑、平安村平安苑、石音村聚源小区已成功创建了成都市级“六好平安社区”,友谊村、兴泉村等6个村的集中居住小区在创建成都市和彭州市级“六好平安社区”。
着力营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镇、村(社区)干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动员。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纷纷深入群众,走进村(社区)议事会、走进院落、走进田间地坎,向群众宣讲时政方针、党的惠民政策等;通过小区文化墙、“快乐星期六”、百姓故事会、文化进院落等形式,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充分发挥村(居)务栏的作用,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村级事务等,提升群众知晓度,激发群众的主动参与性。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针对农集区管理中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多头管理、居住区管理主体不明、物业费用收取难等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引导村(社区)围绕“六好平安社区”创建,结合实际确定点位、制定方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11个统规统建小区在村(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下,均建立了业主委员自治管理制度,在小区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工资标准和硬件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实施等由业主管委会讨论决定。小区管理以市场化动作方式,物管费用由小区住户负担,物管费金额及收取由小区业主大会自行决策。针对群众关心的房屋质量、工具房、小区管理等问题,由党政班子成员包点、业主管委会具体负责,建立一户一档的业主档案,确保群众满意。镇党委梳理出社保、医保、就业、民政、计生等公共服务事项并直接下到社区,切实方便群众生活。
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镇党委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引导辖区内企业为小区住户提供就业机会,拓展家庭车间、网袋加工等就业渠道。在紫泉村恒辉农业提供就业岗位30个;石音村聚源小区留守老人、妇女在家加工网袋,实现足不出户可增收。镇党委以“雪亮工程”试点为载体,建立了镇综治中心,在镇域范围内安装了114个监控视频,大力推进覆盖全面、延伸入户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作。小区住户在家中可通过电视机机顶盒进行“监控视频居家巡查”,遇紧急情况可通过机顶盒实现“一键求助(报警)”,提升了小区住户的安全感。
敖平镇党委在“两学一做”中,以创建“六好平安小区”为抓手,以“支部引领、群众主体、社会助推、成果共享”为理念,基本形成“村级组织+小区自治”市场化运作敖平小区的管理新模式,让农民居住在新型社区有了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讯员 宁野炎 国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