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7日讯 磁峰镇皇城村在“两学一做”活动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国共产党党章》及中共中央文件的同时,最后落实到“一做”上,将农户原生态种植的玉米经加工后推向市场,为农户赢得较丰润的利润。
今年春末夏初,农户在种植玉米时,对肥料的施用、种子的挑选上,村上专门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老师,给予精心指导。后期管理中,村上也前往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保证玉米苗的优良长势。入秋前,早玉米已渐渐成熟,如果待秋后掰收,干玉米籽每市斤1.1元左右,一般每亩地收600斤左右,最高也才卖600多元。今年气候适宜,玉米长势尤佳,又是一个丰收年。如何提高玉米价格,为种植户创收增资,皇城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最终落实到“做”上,他们千方百计探询农户创收增资的途径,通过市场调查与信息反馈,嫩玉米和嫩玉米馍能卖到好价钱,但是要将嫩玉米加工成馍。为了拓宽市场,扩大销量,村上领导主动与成都、郫县、都江堰、彭州等城市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同时动员全村有亲朋好友在城市的共同帮助宣传,促销产品,一时产业兴旺、生意兴隆,竟连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客人也前来订购。
玉米是粗粮,维生素丰富,同时能降血糖,还宽胸利膈,促进肠胃消化,是一种养生健体的食疗补品,所以购买者居多。在推向市场时,往往供不应求,需购者常常预订,否则临时购买就断档缺货。
玉米馍走向成都平原城市市场时,种植和制作户大大增加了收入。一组村民王安俊告诉我们:“卖嫩玉米苞比卖干玉米籽划算得多。干玉米籽每亩仅卖600多元,嫩玉米馍每亩卖的价钱在5000元左右。嫩玉米苞每斤0.6元,每亩地要收4000斤左右,一般农户不加工都要卖2000多元,直接增收1200多元,而且还不撕壳,不上架,不脱籽,减省很多劳力。”四组村民邓玖英说:“我地里的早搬完卖完了。我还要到其他农户和外地农户家去买。我每天卖出1000-2000个玉米馍,都是早就预计好的,估计两个多月下来,纯利润有3-5万元。”
看到村民们赚到钱,逐渐走向富裕,村支两委领导十分高兴,并建议他们不断增加特色品种,把嫩玉米馍的市场拓展得更宽,更受需求原生态强身健体食品者的喜爱。从目前的品种来看,仅是素玉米馍、青豆玉米馍、糖玉米馍,村上建议他们再做一批能清心降火的莲子或荷叶馍,能降血糖的南瓜馍,能滋阴补肾的枸杞馍等,尽量用食膳养生,以药膳疗病。菜地嫩玉米马上要收回了,大家都争取试一试,以不断创新品种的方式加快奔往富裕的步伐。
皇城村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最近,他们又在着手为村民申请注册商标,并动员他们明年修建一个正式的加工作坊。皇城村为村民想办法、拓路子,不断创收增资的事受到村民的好评。(通讯员 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