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8日讯 近年来,天彭街道办在朝阳中路社区和檀木社区率先试点推行党员夜校模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在实用技能培训、党员素能提升方面取得了实效。
天彭街道办选取党建基础好、产业特色鲜明、区位优势较强的10个村(社区)作为“微党校”首批试点单位。组织试点村(社区)专题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制定规范制度、收集好的意见建议,为“微党校”开篇谋好局。制定阶段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完成了试点村(社区)校址选定、机构设置、命名挂牌、建章立制和首期培训班开班授课。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师资队伍。选取退休赋闲在家愿意发挥余热的老党员、老干部,从村(社区)走出去的干部、企业家、名人,街道村(社区)干部、种养殖专家,普通群众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道德模范组建起教师队伍。因人制宜,科学制定选学菜单。按照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不同,把选学菜单划分为实用技术类、素能提升类和兴趣爱好类,党员群众根据自身需要选取科目。制定奖励机制,选取优质党课。党员学习实行量化考核,对年度量化考核优秀的个人进行奖励。由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自主投票选出优质党课,被选为优质党课的将在本街道内交流学习并对授课老师进行表彰。(通讯员 陈月 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