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巨额非经常性损益力挺下,新筑股份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但不足1%的净利润率仍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的窘境。日前,刚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新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4.17%;实现净利润547.13万元,同比增长106.9%,每股收益0.0085元,净利润率仅为0.6%。
在主营业务表现不佳背景下,新筑股份控股股东开始出手减持。公开信息显示,9月9日新筑投资通过深交所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公司的无限售流通股9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875%,套现金额1.25亿元。本次减持完成后,新筑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7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7.1576%。根据减持公告计算,在未来的4个月中,新筑股份控股股东还将抛售不超过6040万股,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8%内。就在新筑股份控股股东减持计划背后,公司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业绩实现扭亏背后,多笔营业外收入的确认是主因。9月公司收到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0万元扶持资金;9月还转让持有子公司合肥新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产生税前利润约为2395.71万元;同月还对公司部分厂房进行拆迁,公司将获得拆迁补偿费用,本次交易完成后将产生的税前利润约为2505.50万元,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5866.03万元。从前三季度来看,公司确认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07亿元,扣除后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实际为亏损1.02亿元。
需要提出的是,在剥离包袱,调整业务结构后,新筑股份主营有望开始回暖。新筑股份预计2016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000元至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对此,西南证券分析师王颖婷表示新筑股份拐点初现。王颖婷认为,公司是国内除中车及中国通号外唯一的有轨电车整车厂商,不但在地铁整车代工以及有轨电车示范项目上初具体量,也掌握了嵌入式道床、电气控制系统及超级电容技术。日前,成都市发布2016年第一批PPP项目,其中城轨项目有1个地铁+3个有轨电车,有轨电车项目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将在未来两年重点受益。
(记者 林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