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一心堂(002727)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四川一心堂和广西鸿翔一心堂各拟收购四川贝尔康所持42家门店资产及其存货、广西方略持有130家门店及其存货,身披“并购狂魔”标签的一心堂又出手了。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于2014年IPO成功的一心堂,一上市便将并购提上日程;进入2016年,公司持续高强度、眼花缭乱的并购令市场侧目。但是,持续高强度的收购扩张显示,公司资金压力凸显,快速扩张背后暗含财务隐忧。
上市后门店数增至3877家
资料显示,上市之前的一心堂只是云南省销售额最大、网点最多的大型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市场多集中在云南。而在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公司便借助资本平台,开启轰轰烈烈的异地扩张之旅。
2014年7月2日上市的一心堂,当年10月23日便宣布对四川、广西、重庆等4家全资子公司增资,为并购打好基础。2015年4月23日,公司宣布拟以自有资金3.23亿元购买海南广安堂100%股权,开始上市后的第一笔并购。
此后,一心堂依样画葫芦,风卷云残般的先后筹划7700万并购山西百姓平价大药房所持有55家门店资产及其存货、2800万并购陕西白家老药铺11家门店及其存货,2000万并购晋中市泰来大药房所持10家门店及其存货、2.4亿并购山西长城连锁89家门店及存货、4000万并购百色市博爱医药20家门店及存货……整个2015年公司筹划的并购高达9笔。
进入2016年,一心堂加速“扫货”,“买买买”触角进一步伸至河南、四川、重庆等地,最新的并购便是上述提到的并购四川贝尔康42家门店及存货,以及广西方略130家门店及存货。《金融投资报》记者还注意到,除了国内多省“扫货”之外,一心堂还在今年1月份走出国门,全资子公司鸿翔中药科技宣布拟使用自有资金190万美元购美国瑞富进出口公司80%股权、195万美元购美国瑞福祥经贸公司80%股权。
上市后马不停蹄地买买买,一心堂的门店数直接从上市前的2404家变成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3877家,两年多时间增长了61.27%,这其中还不包括公司已经公告但尚未完成收购的242家门店。
外延扩张仅带来规模增长
门店数猛增,一心堂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5亿元,但在公司上市之前的 2013年,公司全年的营收也仅有35.47亿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一心堂外延扩张仅带来规模增长,净利润增长却有限。2013年公司净利润为2.39亿元,今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亿元,净利增长速度明显不及营收增长速度,净利润率目前也较上市前逊色。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自掏腰包”并购明显令资金吃紧,一心堂也在谋划再融资筹钱,只是这样的愿望并未实现。2015年8月9日,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8亿元,用于上市公司直营连锁营销网络建设、“互联网+”商业模式升级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但是到了今年8月31日仍未能成功,公司当日宣布终止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向证监会申请撤回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并购过快、过频,会对公司的管理、资金等带来诸多压力和风险,门店数量及公司的规模快速扩张,也会给公司管理层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对于一心堂的快速并购扩张,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一心堂也很明了并购风险,其在每一次的并购公告中坦言,“门店数量的增加,给公司的门店管理带来压力,具体包括选址、配送、资金调度、营销和人员等。尽管公司近几年大力建设信息系统,在各省级区域建、如果管理能力不能达到要求,将会出现销售下降、品牌弱化、供货体系紊乱等问题,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的降低。”
事实上,这样的风险已经发生。今年10月,就曾有百余名药品供货商来到广安堂楼下讨要欠款,而广安堂就是一心堂在2015年收入麾下的公司之一。
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