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个渠道反馈的信息,定向增发政策未来或将做出较大调整。而随着未来定增政策的调整,随着资金重新寻找投资方向,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有可能从中受益。
未来随着定向增发监管趋严,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条件很可能会提高,对于非借壳重组的定向增发,或将参照配股和公开增发新股的条件,设置盈利能力要求。倘如此,则盈利能力低下的垃圾股将丧失通过定向增发圈钱的机会,垃圾股通过定增并购并借此炒作题材、概念、推升估值的机会将不复存在。一旦定增政策调整,市场上大量微利、亏损的企业要么聚焦于主营业务的经营活动、提升盈利能力,恢复再融资能力,要么沦为壳资源,成为其他拟借壳上市企业的目标。A股市场壳资源的数量将因此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IPO上市管控放松,IPO排队等待的时间缩短、IPO上市成本降低,企业借壳上市的需求将会随之下降;壳资源需求下降、壳资源供给增加,壳资源的估值也将随之下降。
近年来,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急剧膨胀,2015年定增融资额高达13723亿元,2016年前11月定增融资额高达13701亿元,定增市场聚集了大量套利资金。随着定向增发政策的调整,定增融资额或将大幅缩水,定增市场巨额资金未来需要重新寻找投资方向。
12月8日晚间,中国中冶发布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第三次修订稿,距离上一次发布修订稿仅过去6天。在这两次修订中,中国中冶先是砍掉了拟投25.1亿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然后将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的预投资金从29.43亿元缩减到18.69亿元。整体来看,从预案到目前的第三稿,中国中冶的募资总额从98.13亿元直降到62.29亿元。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中冶之前,已有兄弟科技根据监管风向主动变更融资方式。兄弟科技于11月22日曾停牌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但12月6日复牌时,原定的定增方案摇身变成配股方案。在定增市场参与套利的资金大多是低风险偏好的资金,随着这些资金从定增市场退出、重新寻找投资方向,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有可能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A股市场热衷于炒作垃圾股,包括一些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凭借其信息和资金优势参与其中,定增失控是垃圾股炒作的一大动因。如果监管部门能痛下决心,对定增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使垃圾股失去定增圈钱的资格,并由此失去相关的各种炒作题材,垃圾股畸高的估值基础将不复存在,参与其中套利的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将会审时度势,退出垃圾股的炒作。长期以来A股市场热衷于炒作垃圾股、蓝筹股优质不优价、市场估值体系扭曲的现状或将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倘如此,A股市场估值体系或将由此重新构建,市场将由此迎来一个价值回归的时代。这不仅有利于恢复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提高市场总体投资回报率,也有利于引导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据 《证券市场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