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地再次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乘客在公交车上如何逃生、拥挤的公交车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成为许多网友关注的话题,有成都网友就在询问成都公交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备。1月6日,四川在线走访多条公交线路,特别关注了成都快速公交(BRT)的安全防范设施。
A 防范
隐患排除在上车之前
6日下午,记者准备从高笋塘站出发,搭乘成都快速公交(BRT)K1线。在准备刷卡进站时,一旁的工作人员就注意到记者提着的背包。
“包包里面有液体没?”“请拉开看一下。”手臂上戴着红袖章,身着安保人员制服的工作人员随即对记者的背包简单检查了一遍。
随后,记者准备从万年场站出发,再次搭乘快速公交时,现场的安保人员再次上前询问记者,并把记者背包里的一瓶水拿了出来,用手持的仪器进行了检测。
“看到带包的乘客,要进行抽查,避免易燃、易爆、危禁品这些被带上公交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品”检查目前主要靠人工完成,手持的仪器可以帮助判断液体的种类,“不只是包包,还有些衣服有点鼓的,神色比较异常的,都是检查的重点。”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快速公交站台的入口处,一般会有两名工作人员值岗,一名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主要进行检票工作;另一名就是身穿安保制服的安全员,主要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
除了快速公交(BRT),普通公交同样禁止将“三品”带上车。一位49路的公交车司机在停车间隙告诉记者,对乘客携带物品的检查虽然不能做到每人都检,但是司机会在乘客上车时重点关注乘客手中的行李,发现可疑物品就会进行进一步询问和检查,携带“三品”的乘客将不被允许上车。
B 灭火
着火后立即喷放灭火剂
在公交车上面,也有诸多安全设施,特别是针对火灾的消防设备装备较为齐全。
在快速公交(BRT)上,记者在3辆公交车上都看到了多个手持式的灭火器,分别被放置在驾驶员附近、中门附近和后门附近。另外,每辆车还装备有“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在车门上方,张贴有这套系统的说明,称这套系统可以“迅速扑灭初期火灾”,另外,该系统采用专用灭火剂,“能阻燃、降温、对人体无刺激、无副作用、低压雾状、喷放时间约为2分钟”。
工作人员介绍,车身后方的发动机处还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在车辆发生燃烧事故时,一方面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可以迅速喷放灭火剂,对初期火灾进行扑灭;另一方面,经过培训的司乘人员也可以使用灭火器,迅速扑灭明火。
记者在搭乘49路、128路等普通公交车时,并没有看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相关标识,不过车上均放置有多个手持灭火器。
C 逃生
破窗神器可瞬间打破玻璃
在搭乘的每一辆快速公交(BRT)上,记者均找到了10个常见的安全锤,在安全锤旁边的车窗玻璃上,则张贴有“紧急出口”的标识。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可以使用安全锤,敲击车窗玻璃,迅速逃离公交车。工作人员表示,每次出车之前,都会检查安全锤是否放置在原位,如果发现有遗失,将迅速补上。
除了安全锤,记者在快速公交上还发现了4个红色的小盒子,盒子上写有“破玻装置”的标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破窗神器”——在中门、后门附近的4扇大玻璃车窗角落,均装有一个“破玻装置”;在中门附近及驾驶员操作台附近,则装有“破玻开关”。
发生紧急情况时,乘客或者驾驶员可以按下“破玻开关”,里面的电控电池会启动高压气,触发另一部分“破玻装置”里面的针头,瞬间将钢化玻璃击裂。成都市公交集团技术处负责人介绍,钢化玻璃会先裂成“蜘蛛网”状,但不会立即掉下碎片,以免伤及乘客和行人。裂掉的玻璃只要再推一把或者敲一下,就会裂成碎片,打开逃生通道。
另外,记者注意到,不论是快速公交(BRT)还是普通公交车,车门内外均设置有紧急开关按钮或旋钮。在车内的乘客,可以按下按钮或旋转旋钮,轻松推开车门;在紧急情况下参与救援的车外人员,也可以从车外打开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