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成都中节能领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领航科技,证券代码:831706)虽然还很年轻,但却透露出了巨大的潜力。2012年公司营收规模还不到3000万,但3年之后,即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1.21亿元,规模扩大了逾四倍。而且公司微珠型反光膜和微棱镜反光膜预计将于2017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将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领航科技近4年业绩一览
年份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营业收入2941.33万元3779.56万元7746.69万元1.21亿元净利润155.04万元-120.89万元605.1万元1031.85万元
3年营收增逾4倍
领航科技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微结构光学材料,主要有三大核心技术体系以及延伸产品:一是以微精密光学结构为核心的新型节能光学膜(片)材料,主要应用于显示器、照明、装修装饰及交通安全领域等,包括扩散板、导光板、微棱镜反光膜、微透镜薄膜等;二是以高折射玻璃微珠为核心的新型节能反光材料,主要应用于安全防护领域,包括高折射玻璃原料、玻璃微珠、反光布、反光膜及其他反光制品等;三是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延伸产品,比如球形硅微粉、智能调光膜,反光油墨等。
2015年1月14日,领航科技在新三板挂牌,离公司成立才5年时间,在这5年时间里,公司营收规模快速扩大。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年、2013年领航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941.33万元、3779.5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5.04万元、-120.89万元。2014年是领航科技快速扩张的一年,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6.69万元,同比翻番,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5.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15年领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56.48%;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1.85万元,同比增长70.52%。
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领航科技的营业规模就从2012年的2941.33万元扩大到了1.21亿元,增长了逾四倍。
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微棱镜反光膜,国内年需求额在12亿元以上,主要由美国3M和艾利垄断。预计这一产品将于明年4月投产,此外另一新品微珠型反光膜也将在明年4月投产。这两大产品投产,将为公司明年业绩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剑指A股
作为央企下属企业,领航科技拥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强大的品牌背景和资源平台,无论是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还是企业运作和管理能力都是目前国内同行难以比拟的。
作为四川本土企业,领航科技是唯一的有完整反光材料产业链的企业,唯一拥有微珠型、微棱镜型反光产品两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的企业,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整合中始终处于行业顶端的主动态势。
每年公司科技研发投入比例不低于当期销售收入的4%,享受政府及集团科创基金池定向扶持政策。截止2016年8月,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达6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已获受理或进入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10余项,公司还拥有多项专有技术。领航科技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全球反光材料行业的领导者。
登陆新三板,是领航科技的第一步而已。公司表示将用好用活“新三板”这一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效应,全面推动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行定向增发,增强资本实力,扩大公司规模。下一步,公司瞄准的是A股。结合公司三年滚动规划,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达到产销规模4.5亿元的总体水平,并为公司顺利实现转板上市创造条件。2016年,公司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5-1.6亿元,净利润1300-1500万元。
本报记者 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