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各路资本在环保产业各有各的“招法”,而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都虹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6934)的“招法”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将公司研发的金属废水设备安装在工厂里,废水经过设备处理后立马变成可以循环利用的中水,同时可以提炼出有用的伴生金属。”公司董事长韦建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记者描述了公司从事的环保业务,并将其投资价值概括为16个字:“变废为宝、再生利用、从绿掘金、绿色发展”。
亮点
变废为宝再生利用
面对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矛盾,韦建敏陷入了沉思:有没有既能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又能让企业生存下去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正当此时,国家提出了关于经济社会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的 “绿色发展”理念让韦建敏看到了希望。
在他看来,“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任何经济行为不仅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而且还要从环境保护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
基于这样的思考,公司研发出了一套从重金属废水中提取伴生金属,并实现“三酸”((盐酸、硫酸、硝酸)循环再利用的技术,使“重金属废液”变为可回收利用的化工原料和重金属原材料,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已累计从重金属废水中提取了相当于1吨黄金价值的伴生金属。”
韦建敏告诉记者。
在处理电子垃圾方面,公司旗下的虹华环保(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拆解破碎后,利用重金属提取技术,分级提取电子垃圾中的金、银、铜、镍、钯、铂等稀贵重金属,并实现三酸循环再利用,在解决电子垃圾污染的同时,实现贵重金属的资源再利用。
为了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环保成本和风险,公司采取了BOO(建设--拥有--经营)的投资合作模式。即由虹华环保免费为客户提供技术、设备和后期运营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重金属废水废料循环再利用,从废水废料中获得的再生资源收益由公司与客户共享,从而使客户在“零投入、零风险、高收益”的循环经济模式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公司的合作客户遍及多个地区,其中,富士康是其最大的客户。公司旗下的虹华环保科技(天津)有限公与富士康集团旗下的三家公司分别签订了含铜废液电解回收BOO项目合同,首期项目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
创业
不重复别人“套路”
2006年,韦建敏从重庆大学电子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华为公司。机缘巧合,2007年的一天,他在出差的飞机上与邻座闲谈时,对方表示正在寻找成都市场电路板药液代理商。韦建敏经过市场调查后向对方表示,愿意成为该公司在成都的代理商。从此,他身兼两职:每周一至周五仍然在华为公司上班,周六、周日代理药液销售。
韦建敏在销售药液的过程中,自然要与很多电路板企业打交道,从中又发现一些商家从电路板企业回收废水,并从中提取金属材料赚取二次收入。“原来还可以从废水中提取金属材料赚钱啊!这不正是我曾经希望寻找到的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吗?”百闻不如一见,韦建敏到几家电路板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探访,“所见”确如“所闻”。
这个时候的韦建敏,已经是华为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年薪20多万。即使在深圳,这个收入在当时也不算低。但拥有创业情怀和人生梦想的他,并不满足于此,希望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加上经过一段时间与电路板企业的接触,他意识到工业废水中的金属就是一座尚未被发现的“金矿”,此时不动,更待何时?“谋定而后动”的他,于2009年毅然从华为辞职了。
创业,首先需要资金,当时的出资者只有韦建敏一个人,他拿出了自己40多万元的存款,拉上自己的高中同学、表哥,到绵阳一个大山沟里埋头试验起来。他甚至把父亲从山西忽悠到了绵阳,专门为他的团队打杂,省下雇人的钱。5人创业团队,在山沟里扎根半年多,2009年9月,电解铜技术终于被攻破。
不过,这个时候,40多万元也用完了,账户上只有1000多元,“向银行贷款吗?想都不敢想,哪家银行愿意把钱贷给‘看不见,摸不着’,且尚未‘出炉’的公司?”韦建敏说,这意味着创业即将划上休止符,“散伙”是分分秒秒的事情。但他看着“战友”们身上被强酸强碱烧出的破洞和黄色的手指,不甘心就此“打退堂鼓”。于是,韦建敏硬着头皮向朋友借了2万元,并把自己的房子车子抵押向银行贷款。
愿景
绿色发展势趋必然
七年磨一剑,公司通过七年的沉淀与积累,在技术、团队及市场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20余项发明专利、2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行业内95%以上的专利均为公司持有。
公司在2011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公司于2016年3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由于目前公司正处于成长期,估值增长迅速,目前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的挂牌价格已经超过了12元/股,公司市值人民币5亿元以上。
回首往事,韦建敏感慨万千:“没有资本的支持,就没有公司的今天。公司先是获得了300万元的天使投资,后来又获得了英飞尼迪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英飞尼迪至今仍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韦建敏说,同样,没有政府方面的支持,也没有公司的今天。截至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给予的“专项研发资金补助”;四川省“千人计划”、成都市“人才计划”专项奖励资金、股份制改革和新三板挂牌补助等。
对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前景,韦建敏充满了信心。他说,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走“资源化”“价值化”之路,变废为宝、再生利用。目前全国有6万亿的金属废水需要再利用,而目前仅有10%的利用率,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公司决心做环保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公司已经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在韦建敏看来,研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缺一不可的两翼。在研发团队方面,核心技术人员从公司创始至今,始终伴随公司成长,为公司攻克了各个技术难题,使公司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运营团队方面,目前公司在全国印刷电路板的主要产地河南、广东、江西、福建、江苏、四川、重庆、河北等地均建有分支机构和配备了成熟的运营团队,作为开展业务的保障。
在融资方面,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第二次增发融资活动,计划引入含环保部基金在内的4家投资机构,融资人民币4700万元,将分别用于富士康项目及其他危险废弃物治理项目。“今后,公司还将在废电瓶、新能源电池的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发力。”韦建敏告诉记者,公司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向证监会递交创业板IPO申请。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实习生 张予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