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步入倒计时,网购“剁手党”们亦开始蠢蠢欲动。然而,面对电商巨头们给予的铺天盖地的“年度最优惠价格”,如何才能真正明智地填充“购物车”,避免落入消费陷阱,亦需要技巧。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双11”后一月内是消费投诉高峰期,且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双十一”网络消费预警》,对常见的网购消费陷阱予以揭示。
陷阱1
预售模式规则不清
早在10月下旬,诸多淘宝店铺就开启了预售模式,通过定金翻倍等优惠,吸引消费者提前下定。所谓预售,即商家使用支付定金(订金)的方式,让消费者提前购买,“双11”当天支付尾款,“双11”后发货。在业内人士看来,预售模式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当天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的系统瘫痪,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销售预估,库存准备。
根据2015年10月起施行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 (下简称《暂定规定》)对“网络预售模式”的监管要求,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然而,玲琅满目的预售活动背后却依然存在问题,其中之一就在于刻意混淆“定金”与“订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很多商家预售中需要消费者支付的基本上都为“定金”,而非“订金”,虽然定金可翻倍看似十分优惠,但如果消费者在支付尾款前不想购买了,则定金不退还。“需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支付定金。对于商家订金不退的,可向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和有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陷阱2
电商专供鱼目混珠
“款式相同的衣服,为何网购渠道的质量较差?”网购消费者们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电商专供”的存在。
据了解,所谓“电商专供”商品,是指生产企业专门为电商打造且只在网上交易平台流通,与实体店销售产品型号略有差别的产品。该类商品通常按照实体店的某种产品型号做出某些改动,多数情况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较实体店一般价格低一些,当然质量亦相对逊色。
一般情况下,网店销售页面或商品显著位置应标明“电商专供”,但部分不诚信商家亦可能刻意混淆,如“电商专供”商品在网店展示的广告图片,与消费者在实体店看见的商品一模一样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提醒消费者,“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其中“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遭遇‘电商专供’上当受骗行为,消费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维权,需要留意下单前仔细查看商品的介绍,并保留下单凭证,如订单截图、与卖家沟通的聊天凭证等。”
陷阱3
为促销先涨价后打折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电商促销活动更加考验消费者的“智力”,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等,让消费者“傻傻算不清”。
值得关注的是,价优往往是吸引消费者“双11”剁手的主要因素。而为了制造“双11”的低价,先涨价后降价已经成为电商行业“潜规则”。虽然2016年“双11”前,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多部委相继出招,对“双11”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然而依旧有不少商家打着“‘双11’全年最低价”的旗号却利用促销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面对商家轮番促销广告,消费者需保持清醒,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双11’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姚建芳指出,《暂定规定》提到,拟对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等6种不正当手段促销予以禁止。“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可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