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很多秘密隐藏在血液、血清、尿液里,通过核酸检测,就可以预测人体未来的健康变化趋势。这并非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学术论文,而是一项即将面市的“成都高新造”生物医学技术成果。本期“高新创业故事”讲述的是成都仕康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医学博士魏亮先生和他的创业团队,在全球成功独创“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开创“器官移植受者术后管理”的创业故事。
一次聊天催生创业“想法”
“人的体液中有很多小分子,只是过去我们未发现它们,人们平时做化验时虽然也在做液体检测,但由于受技术水平之限,只能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而无法检测人体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魏亮说,由公司研发的液体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精准、更早期、更特异的疾病检测,以便对患者进行精准、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如何做到将“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对此,魏亮介绍说,公司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对不断增加的液体检测个案进行研究、总结,并从中寻找其发展变化规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最终它将像一位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通过体液活检指标对移植器官受者术后状态做出准确评判。“因为器官移植受者术后会产生移植排斥,需要对移植后的器官进行动态监测,因此,器官移植受者术后管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又非常重要,目前已在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进行临床试验。”魏亮表示。
很显然,如此“高大上”的创业项目并非一般的创业者所为。魏亮从1999年本科入学到2009年博士毕业,在四川大学度过了10年时间,在此期间,他找到了自己的主攻方向。2009年,魏亮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继续深造,在这里从事了4年时间的与移植免疫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的一天,魏亮在和一位昔日同窗聊天的时候得知,有个美国女孩由于喜欢制作甜品,在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并没有选择继续做科研,而是在旧金山开了一家创意冰淇淋店,在公园里卖起了冰激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比什么都重要。”这位昔日同窗告诉魏亮。
同窗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应该去做真正能给自己带来冲动和激情的事!”魏亮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当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好友、生物医学算法专家龚雪博士。两人一拍即合,觉得创业是能够将10余年所学的内容,从实验室转化到实际运用的最好途径。于是,他们放弃了在美国现成的学术道路,选择回国创业,开始了走出实验室,走向创业场的行动。
从学者到创业者的“蜕变”
2014年1月1日,对于魏亮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位出生于陕西西安的小伙子,回国后的第一站就乘飞机来到了四川成都,这里既是他求学10年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同时也是他的创业项目落地的地方。2014年3月28日,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成都仕康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联合创始人龚雪,同时拥有临床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背景,并且在斯坦福大学的顶尖实验室里从事过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这为公司从事“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研发项目大有帮助。
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生物医学技术研发的标配,当然也是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光一台检测仪,就需要10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魏亮虽然过去与投资方有过接触,但要让投资方把“真金白银”打到公司的账上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后来还是凭借这项独特的技术,赢得了专注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人的青睐,“当时首批就投给公司数百万”。
拿到这笔钱的当晚,魏亮激动得失眠了。他把公司的发展规划重新梳理了一遍:组建研发梯队、购买仪器设备,使公司率先在川内民营生物医学技术研发企业中拥有了这样的设备,使研发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实验也并非一帆风顺,但魏亮始终认为,创业需要耐得住寂寞,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特别高的生物医学技术研发类创业项目更要耐得住寂寞,要确保技术成熟后,再投向市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创业者的自律,更是对用户负责的具体表现。凭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他们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为何选择在成都高新区创业?“因为这里既有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又有来自政府方面实实在在的支持,使我们真切地感受了这里不是‘硅谷’,胜似‘硅谷’,成都高新区是一块创新创业的热土。”魏亮举例说,2015年在成都高新区举行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启动资助评选中,公司取得了第二名,并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创业人才和项目中频频获奖,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给予的专项资金奖励,为公司的创新创业活动助了一臂之力。
将智能化治疗“慢性肝病”
梅花香自苦寒来。3年的“蛰伏”,3年的潜心“修练”,使公司的创业项目日趋成熟。今年国庆大假刚过完的一个上午,公司技术总监将首次500例慢性肝病的分析报告送到魏亮手中,当看到数据达到预期,意味着研发成功时,魏亮高兴得瞬间“失神”。因为这意味着公司终于把最好的技术展现在了用户面前,而且公司的研发成果填补了全球业界的空白。
2015年,魏亮被评为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首批“蓉城人才绿卡”获得者。同时,他和公司联合创始人龚雪被评为成都市“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完成了从学者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
公司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3个人,增加到现在的30多人。魏亮说,他要感谢与他一道并肩作战的团队成员,令他难以忘记的一件事是,刚入驻成都天府生命科学园时,整个团队成员都拿起抹布和拖布,打扫起了卫生,公司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研发仪器也在运输途中,觉得未来前景可期,心里的那股子干劲,至今让他汹涌澎湃。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魏亮表示,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到来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随着项目在国内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应用,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将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可实现1000万元,2019年可增加至2000万元,2020年可继续增加至4000万元,并将于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从2019年起开始盈利。“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慢性肝病的健康管理,是公司接下来的研发重点。”魏亮说,这项技术在国内同样属于开创性的,即使在国际社会,目前也仅有德国的一所实验室在进行研发。因此,他充满信心地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走出实验室,为肝病患者解除痛苦。
魏亮表示,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智能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技术标杆、理念标杆和社会公益标杆。公司在资本市场方面也是有“想法”的,第一步将力争在创业板上市。
记者手记
快乐地创业阳光地生活
毫无疑问,创业是艰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危机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
对此,魏亮认为,创业者不必当“悲情者”,更不要太功利,要将创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看成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心态,别人心目中的“苦”就会变为自己心目中的“乐”;别人心目中的“不值得”就会变为自己心目中的“很值得”。创业者也不必做“苦行僧”,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该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工作;该娱乐的时候,开开心心娱乐。
在记者看来,这就叫做快乐地创业,阳光地生活!
链接
《成都高新区关于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规定,对于取得海外学位或国内硕士以上学位且研发水平、技术成果国内领先的高层次人才进区创办企业,经评审认定,按照优秀、优良、良好、合格等级,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特别优秀的项目可给予100万元;同时,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给予不超过200平方米场地租金的3年免租或每年租金不超过10万元的3年场地租金补贴。
《成都高新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鼓励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个性诊疗等未来产业和业态创新,对优质企业租用载体发展产业的,可给予最高比例不超过100%,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房租补贴,最长5年;对企业获得专业机构股权投资的业态创新项目,在完成融资1年后,按照企业获得投资金额1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支持。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