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资管行业。作为业内最具互联网精神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在发展资产配置业务时也不走寻常路。公司利用大数据、大计算等手段,改造传统投研,为资产配置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弘基金其实早已将资产配置上升到了公司战略的高度,今年年初,公司特意从社保基金延揽到熊军担任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并作为资产配置业务的领军人。
据了解,天弘基金明确定位和区分了“智能投顾”与“智能投研”。“智能投顾”主要放在市场端,为基民购买基金提供产品和服务;“智能投研”则针对公司内部的研究和投资,是公司在资产管理中投研手段的全面升级。目前公司正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利用更广泛的数据源,更直接、更深度渗透到各行业大数据体系,并将智能投研应用到资产配置等领域中。
资产配置理念先行
熊军在社保基金任职多年,理论与实战经验兼备,对于资产配置见解独到。在熊军看来,资产配置是投资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把风险控制在投资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努力去获取超额回报。熊军认为,之所以说资产配置是投资管理的核心,原因在于,首先,通过资产配置可以促进整个投资管理从预期收益率驱动转向风险管理为导向;其次,资产配置是把长期投资目标转换成为可以操作的中短期投资目标的重要手段;再次,资产配置还是评估业绩的市场化标准;最后,资产配置促进投资的专业化分工。基于此,熊军到天弘基金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了一个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投资管理流程,并以此作为专户FOF产品运作及业绩考核的依据。
人机配合相得益彰
今年以来,在熊军的带领下,天弘基金资产配置团队依托公司在大数据、大计算方面的优势,打造了一套资产配置决策系统,全面系统地计算出各种宏观指标和市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分析和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增强资产配置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此外,天弘基金特有的“人机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投研能力,解放了一部分人力,提升了投研效率,为投资团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债券研究方面,天弘基金基于基本面指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出对信用债分析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鹰眼系统,并开发了适用于债券投资和权益投资的财务异常模型;在权益投资方面,开发了房地产NAV测算模型,医药药品研发临床数据分析系统,农业存栏量和价格走势预测系统等多个特色系统。
天弘基金在下游行业的深度智能投研应用在业内颇具开创性。传统投行对地产商估值通常采用NAV(资产净值)法,基本逻辑是通过对房地产公司项目进行现金流折现后计算出其净资产值,然后折算出每股净资产值,与股票价格进行比较。
天弘基金智能投资部相关人士表示,通常,卖方研究员要对一家地产上市公司进行NAV估值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要对A股全部地产公司进行估值的话,少说也要一年时间。而且,因为楼盘售价是实时变化的,研究员很难实时进行跟踪。比如万科,根据2016年年报,它有600多个在售楼盘,如果逐一从网上查找资料,需要很长时间,利用天弘基金开发的房地产NAV测算模型,花几分钟时间,即可实时对万科进行估值。
未来,天弘基金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大计算优势,继续扩大资产类别和丰富产品,不断提高智能投资研究平台的价值,为资产配置、投研决策等提供支持。
本报记者 张璐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