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据统计,四川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8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同时,四川大学外籍专家菲利普·戴维·寇茨(Philip David Coates)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媒体报道,梳理2009年度至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每一年四川均有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其中2012年度有3个项目获特等奖。在构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多个奖项中,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有特等奖,且每年获奖项目极少(2017年度仅3个)。业内人士认为,连续获奖,意味着四川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成绩。
电子科大荣获2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用关键技术推动国家战略发展
在今年获奖的项目中,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唯一或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两项奖励,该校杨建宇教授团队的“XXX技术与系统”和罗光春教授团队的“XXX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电子科大消息,杨建宇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多个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发明了一种探测目标的新方法,构建了一种雷达成像的新体制。这是电子科大继2014年在这一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后,取得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奖项。杨建宇教授认为,“从机理、理论到方法、技术,再到系统、验证、应用,只有通过理论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合作,包括与应用单位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团队成员黄钰林教授说道,“系统类学科研究涉及学科门类广,技术难点呈现多样化、系统化等特点,团队埋头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杨建宇教授、杨晓波教授、孔令讲教授等团队成员看来,“以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事科学研究。从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出发,回归问题原点的独立思考,是科技创新的本源。敢啃硬骨头,敢为人先,坚持不懈,才能够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
当前,大数据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如何精准高效、全面及时、安全可靠地有效处理和利用爆炸性增长的数据,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子科大罗光春教授带领团队历经近十年持续攻关,在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支持下,率先开展了新一代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高速计算模式、资源组织方式、主动防御机制等多项核心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并已在公安、交通、医疗等多个重点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保障国家安全、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罗光春教授表示,此次获奖是团队及合作伙伴多年持续努力的结果。“我们一面抓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一面结合行业产业实际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事新型网络技术,到2005年左右专注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同时还较早的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规划和积累。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打通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完整技术和能力体系。相信能够在未来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川大高端外籍教授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为我国高分子材料发展贡献杰出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四川大学名誉教授、教育部海外名师、高端外籍教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Philip David Coates(菲利普·戴维·寇茨)教授荣获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而今年全国仅有7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据悉,Phil Coates院士在中国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国际聚合物微型加工中心,建立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据四川大学消息,近11年来,Phil Coates教授通过与四川大学持之以恒的合作,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英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四川大学建立了“国际聚合物微型加工中心”,“中英先进材料研究所”,共同开展科技部国际合作、中英科技桥等8个重要合作项目,与川大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聚合物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微型加工研究,开辟了高分子材料微型加工新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提升了我国微型加工水平,提升了我国高分子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此之前,作出了突出贡献的Phil Coates教授,在2015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天府友谊奖”,2016年荣获首届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记者 陈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