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又一家西安企业将闯关科创板发审会。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生态链,整体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后发现,铂力特净利润明显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且应收账款高企;自研产品干不过代理的产品,对市占率的披露也并不明晰。
利润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
铂力特成立于2011年,主要为客户提供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业务涵盖金属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含金属3D打印定制化工程软件的开发等)。
从业绩来看,最近几年公司发展迅速。2016-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2.20亿元、2.91亿元,实现净利润2873.79万元、3587.01万元、5799.39万元。
然而,仔细甄别可以发现,公司净利润明显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736万元、1256万元和2455万元。与此同时,公司及其参股公司陕西增材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2016-2018年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分别达到357万元、317万元、644万元。
简单计算可知,2016-2018年公司享受的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分别达到1094万元、1573万元、3100万元,占各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高达38.08%、43.88%、53.46%,占比逐年提升。
应收账款呈逐年上升趋势
就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时候,铂力特应收账款也水涨船高。2016-2018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9001 万元、11337 万元和16818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6.69%,超过营业收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32.49%。且公司应收账款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54.11%、51.55%、57.7%,呈上升趋势。
另外,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2016-2018年分别仅为2.31次/年、2.05次/年、1.95次/年。
即便与同行相较,也是处于行业最低水平。2016-2018年,先临三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5、3.3、3.13,3D Systems为4.45、5.03、5.36,STRATASYS为5.52、5.28、4.90,SLM Solutions为3.26、2.46、230,行业平均值为4.18、4.02、3.92。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及下游客户资金结算的特点所致。但公司也坦言,尽管公司主要客户多为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科研院所等,资信状况良好,且报告期内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较少,但仍存在部分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自研3D设备收入不及代销产品收入
招股书显示,铂力特是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3D打印)制造企业,也多次强调其研发成果及科技含量。但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公司不仅出售自研的3D打印设备及配件,还代理销售德国EOS公司的设备及相关服务,且公司自研的3D打印设备及配件的收入不及代理销售设备及配件的收入。
具体而言,2016年公司代理销售收入为4804万元,占主营收入的29.08%,而同期自研3D打印设备及配件的销售仅4358万元,占比26.38%;2017年公司代理销售收入升至 7990 万元,占比36.51%,同期自研设备及配件的销售却下降至3719万元,占比近16.99%;到了2018年,代理销售收入再次增长至8015万元,占比27.64%,但同期自研设备及配件的销售也仅有7248万元,占比24.99%,依然不及代理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提到,公司自主研发十余个型号的增材制造设备,在2016-2018年计生产金属增材制造设备164台,但其中仅对外销售66台,自用的达到71台。
“市占率较高”缺乏数据支撑
“公司自主研发十余个型号的增材制造设备,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在国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中位居前列。”“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业务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科研院所、医疗研究、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及电子工业等领域,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招股书中,铂力特多次进行如上表述以表现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但金融投资报记者找遍招股书也没找到公司具体的市场份额。
另外,公司在招股书中还多次提及与空客公司的合作。但记者梳理发现,双方2014年开始合作,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91.10万元,2018年8月双方签署A350飞机用大尺寸结构件的共同研制计划与合同,但一期合同金额也仅69万元。这也意味着,虽然公司获得了空客的认证和合作,但实际上5年多时间下来,对业绩的贡献十分有限。
公司在国内位居前列的市场占有率究竟有多少?空客公司何时才能给公司业绩带来大的贡献?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投资报记者整理并发至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回复,本报将对此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