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关海外上市的负面消息满天飞。先是传出美国可能限制投资中国企业甚至将中概股摘牌,然后是美国纳斯达克可能收紧中国小型企业上市门槛。
虽然这些消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终确认,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加征关税、科技钳制、金融纠纷等都会不断反复,而且短期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你来我往。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要有任何幻想,即便贸易摩擦可能缓解,但“实体清单”随时可能到来。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腾飞,或者说中国知名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海外资本市场的扶持,特别是像纳斯达克这样的科技投资盛行的资本市场。科技进步与资本介入本身就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助推器,没有海外上市就没有BATJ的今天。但现在的问题是,成功的科技企业基本在海外上市了,但还没上市的第二第三梯队怎么办,这里面是不是还有未来的BATJ?上一代互联网成就了BATJ,未来的5G物联网会不会成就更厉害的中国科技企业?但是,它们现在面临的融资环境,或者说海外融资环境已经不比以前的“蜜月期”,甚至面临核心科技与资本市场双重钳制的境地。
怎么办?我们自己做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中国不是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拥有的社会资金完全可以实现资本推动科技创新,科创板也是在这种愿景下诞生的。但只有科创板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现在急需资金的创新性前沿企业数以万计,科创板能容纳多少?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本市场的潜力,大力推进中小创市场的改革,将其打造成与科创板相辅相成良性竞争发展的市场,加快中小创公司资产重组的步伐,放开借壳上市的限制,让优质资产快速登陆资本市场,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优胜劣汰。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在退步?因为A股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只进不出,只重融资不重投资。其实,加快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并不是就不退市,而是在坚持问题公司坚决退市并加重赔偿处罚的基础上,引导优质资产快速登陆资本市场。退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惩戒,惩戒的目的就是让上市环境良性,让上市资源优质,让A股值得投资,让投资能获得收益,让资本市场成为引领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场所。既然如此,引导优质资产进入资本市场才是根本,排队IPO、注册IPO和借壳上市IPO理论上是一样的。这里应该强调严监管,但严监管不是监管谁能上市,而是监管合法合规的信披,让上市公司遵纪守法,让市场自己优胜劣汰,这个优胜劣汰应该包括优质资产通过不同渠道实现上市,把市场的真正交给市场。
很多人很忌讳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其实哪有那么夸张?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伯原本只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它也是借壳上市实现投资神话的,做大事要不拘一格,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 刘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