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全民剁手节”的“双11”刚刚过去一个月,次高峰“双12”就随之而来。《金融投资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今年的“双12”较之往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一方面,头部电商通过创新推出服务商家和消费者的新业态取得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区别于“双11”主推线上销售,以线下销售热点打造为主要节点的“双12”期间,全国多地商超、卖场等的促销活动均出现了降温态势。分析人士认为,近期CPI反映的物价上涨压力叠加“双11”的过度火热透支消费者消费能力是主要原因,圣诞、元旦、春节等时间窗口临近,商家和消费者养精蓄锐备战年末也是重要因素。
实体商品卖场略显冷清
12月12日凌晨,成都市民张先生在武侯区一天猫小店购物时,被店家告知,“双12”活动已经开启,通过支付宝扫脸支付将享受满10元新用户减5元,老用户减3元的优惠。张先生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如果不是这句善意的提醒,自己并未注意到“双12”的来临,相较于“双11”和往年“双12”期间消费氛围,他感觉朋友圈在今年“双12”出现了明显降温。
记者在成都王府井、茂业百货、春熙路-太古里商圈、万达广场等地段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商家仍在通过“双12”热点进行促销活动,但筹备并不充分,甚至服装卖场的工作人员对自家店面的促销活动都解释不清。成都九龙商场某服装连锁品牌店家告诉记者,今年“双12”的整体热度不及以前,实施促销活动能够吸引部分客流,但成本太高,并不划算,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筹备元旦节期间的促销活动。
“民以食为天”,与实体商品卖场相对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餐饮等行业的活动依旧不少,与往年相比,仅仅在线上宣传渠道上力度有所下降,消费者对“双12”期间的餐饮购物热情依然较高。记者从阿里本地生活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一份活动海报中获悉,川西坝子、月满大江等多家火锅都开启了“双12”特价优惠券兑换活动,星巴克等饮品店铺也呈现出“超值5折起”等字样。
头部电商大打“补贴牌”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苏宁易购官方网站了解到,家电依然是苏宁的主推板块,官网相关活动页显示“领券至高省1000”、“家电1212放价开抢”、“家电以旧换新最高补贴2000元”等字样。除了家电外,其他行业也推出了细分活动,如“手机巅峰狂欢”、“双12运动狂欢”等。据行业媒体报道称,苏宁汽车在12日发布了最新战报,“双12”当天0-2点,整体流量同比增长187%,其中汽车后市场销售同比增长158%,电摩虽然到了销售淡季,但是销售同比仍增长260%,整车逆势而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389%。
“12月10日-12日期间,优质猪肉500g券后补贴价只需要9块9,iPhone11补贴后立省600元,九阳多功能麦饭石电热锅券后补贴价只需要49元……”京东推出的“百亿补贴”也备受市场关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京东“12.12暖暖节”自12月1日开启以来,众多超级百亿补贴爆品在京东直播间引发阵阵抢购热情,吸引了很多消费者观看并抢购,热情不减。
阿里巴巴则以新服务战略俘获商家与消费者的青睐。《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自11月19日,阿里本地生活正式发布“新服务”战略,为广大商户配备全新服务工具、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服务体验,阿里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初见成效,商户会员增长效率提高300%。
今年“双12”,阿里经济体全景式生态融合,口碑饿了么与支付宝密切协同,与聚划算战略互通。2.0版的全新口碑数字化一条街落户北京国贸CBD核心区域,新服务引发新增长:多地商家纷纷热情参与今年的“双12”,家乐福、永辉、麦德龙等众多品牌单日销量创历史新高,区域商超品牌总体增长超过140%。业内人士认为,“双11”创历史新高,短短一个月后“双12”再创历史新高,口碑饿了么所引领的“新服务”变革,正在助力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众多品牌商家驶入数字化升级的“高速公路”。
多家券商推出“投顾组合”
从各大电商平台反映数据及走访过程可以看到,消费引领话语权较强的商家,依然是制造和维持消费热点的主要力量,线下实体店跟随热点“搭车”效应减弱,参与深度有所降低。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节庆消费热点的逐渐固化,参与广度有所上升。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实体产品的售卖外,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蹭热点现象有所扩散。东吴证券11日发布了“‘双12’投顾组合大放价”等活动,通过推出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明星分析师投顾促销活动吸引客户;申万宏源证券推出“财富12.12”活动,通过挑选组合投顾产品限期买送的方式进行促销;华福证券、粤开证券等也推出了类似活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金融等行业“蹭热点”进行促销,一方面反映了传统优质行业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进步思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金融行业的竞争有所加剧。从消费端上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今年“双12”期间消费者的活跃程度、参与程度降低,与刚刚过去的“双11”透支消费市场有较大联系,CPI破“4”等因素也抑制了部分消费能力相对偏低群体的消费意愿。
随着圣诞、元旦、农历新年等消费旺季将近,众多平台、商家开始积极进行“战前筹备”,即将到来的年末消费市场会出现哪些新的特点?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黄彦韬 实习生 林禹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