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8月3日上午发文表示,下一步将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该表述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截止8月3日下午17点,发改委官网首页上文章出现变化,与上午的文章相比,两篇文章的名字、内容均相同,但下午的文章中删掉了“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发改委的权限包括“参与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但对比央行的职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发现,货币政策最终是由央行决定,发改委只有参与权。
再有分析认为,发改委发文出现这一变化,其中可能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到目前为止,降准降息不在管理层和央行的考虑范围。如果政府和央行确实在考虑降准降息,那么发改委是没有必要删除这一句话的。因为发改委也只是讲要“择机降息、降准”,而没有讲最近就一定要降息、降准。
其实,发改委针对货币政策发声不是一两次,例如2015年12月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表文章《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提出“建议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再例如,2016年7月8日,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财金室主任张岸元等在文章《英国“脱欧”短期冲击有限中期影响复杂》中提出“若二季度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不排除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
至少从目前来看,前两次发改委的建议都落空了。央行最近一次降息是在2015年10月,之后到目前为止一直维持利率不变。
当然,发改委的文章中还有值得关注的内容。发改委表示,要加快民营银行审批节奏,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要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完善支持服务性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双创政策,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市场。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