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房价持续上涨动力正衰减 短期内刚需接盘能力有限

http://www.jrtzb.com.cn/ 】 【2016-09-29 11:54:31】 【来源:中新网】

  在国庆节长假来临之前,各地纷纷推出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市场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在地产调控方面仍无动于衷,那在这个长假,可能又会掀起一轮抢购房子的热潮。

 

  9月26日,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增加商品住房上市供应、加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稳定商品住房价格以及强化综合执法等措施。9月27日,杭州市宣布,在市区范围内(含萧山、余杭、富阳、大江东)暂停实施购房入户政策;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50%。9月28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宣布,自10月8日起,全市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市场仍不清楚这一改革对市场将会带来什么影响,是否为下一步改革做准备,比如征收房地产税。此外,济南、昆山等地在28日推出了调控政策。

 

  应当说,这些措施姗姗来迟。市场本身的势能已如强弩之末,恐慌性、投机性的购买力差不多消耗殆尽,一些号称新盘“日光”或者神秘大客户抢购几十套房子的消息被证实是伪造的传言。这意味着一些开发商、中介等开始制造恐慌情绪以刺激市场。另一个楼市短期见顶的信号更加清晰,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抛售房产。

 

  杭州、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的调控政策比较温和,不像一线城市那样严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楼市在过去并没有被大肆炒作。但过去几个月,由于一线城市房价长期过快上涨的示范效应,以及流动性扩张带来的资产价格上升预期,让一些投资或投机客将这些城市看作投资洼地,纷纷涌入炒作。可以说,推动二三线城市楼市狂飙的主要力量是投资或投机客,他们的这种“价值发现”也带动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入市。但这些城市供需并不紧张,回落空间比较大,因此,当地在调控上也比较温和。

 

  在积极购房以及地方政府出手调控的过程中,人们可能忽视了推动此次楼市狂飙的基本力量。在很多城市的购房热潮中,投资性客户往往是主力。也就是说,所谓的本地刚需并不很多,主要是以本地与外地的投资者为主。这意味着,在房价被进一步推高之后,刚需的购买力已经非常不足,短期内刚需接盘的能力有限。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未来房价上涨有较强的预期(源于对信用扩张而非经济增长的预期),二线城市相对一线价格较低(事实上是一线高估而非二线低估),因此,在资产荒以及投资收益率较低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参与所谓的“价值洼地”的地产投机。

 

 

  但是,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正在衰减。自2000年至2008年,房改、城市化以及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了房价高速增长,2009年-2012年则是由信用非理性扩张刺激楼市继续暴涨。而现在,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化结束开始大幅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越来越大且面临转型挑战,非理性的信用扩张因整体杠杆率的不断上升而受到限制,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已经开始,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支撑楼市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尤其是此次经历了暴涨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本地刚需本来就有限,房价大幅上涨后更将潜在的需求阻挡在外,因此,受信用扩张推高的房价没有理由会继续上涨。

 

  我们认为,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主要是由改善型需求推动,即之前的租房者购买总价较低的小户型,而原来的业主再去置换大户型,通过这样的链条推动了高端物业的价格上涨。但随着价格的上涨,具有支付能力的刚需客户大幅减少,会导致整个市场丧失动力。

 

  由于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受限,不存在楼市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推出房地产税,并酝酿遗产税,以挤出投资性房产,同时,通过增加供应来抑制房价。一线楼市资源稀缺,如果有大比例投资性住房,就会扭曲市场,加速价格上涨。此外,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很大程度源于投资需求推动,征收房产税会将这些需求踢出市场,从而让住房真正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在各地调控措施稳定市场之后,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治本的方式,增加持有成本,打击投机性需求,让楼市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国庆节全家哪里去 到国色天乡耍疯狂灯光城
号称不得不看的话剧乌合之众下月在蓉上映
实践医养融合模式 泰康蜀园养老社区落地成都
乐视金融开启零成本应援新风潮
 
· 熊猫故乡邓池沟新村民宿旅游开门营业
· 成都公开赛中国选手吴迪赢得正赛首胜
· 全国首个旅游征信移动端在都江堰上线
· 百年人寿金州支公司举办童画安全绘画赛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