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我国居民不爱储蓄了 四月住户存款大降万亿元

http://www.jrtzb.com.cn/ 】 【2018-05-19 15:38:29】 【来源:证券时报】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增长一直较高,但这一指标正在悄然改变。央行最新发布的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当月新增存款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住户存款则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这一变化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但实际上,这并非居民储蓄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2月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公开表示,中国杠杆率出现了两大变化,宏观上未降,结构上有所调整,去年中国居民第一次出现了储蓄增长率为负,这意味着中国居民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赤字部门。M2增长掉下来了,居民储蓄存款掉下来了,企业的定期存款掉下来了,后果很严重。

  短期来看,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有特定的时间因素,除了今年4月份外,去年4月份和10月份均出现过居民存款大幅减少的情况,每逢季末,银行素有“冲时点”“冲业绩”的惯例,加之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压力,疯狂揽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和透支接下来的存款规模。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居民存款下降现象的形成有迹可循,或许将成为长期趋势。2017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居民储蓄增速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在储蓄减少的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居民贷款增量连续超过存款增量,2017年居民贷款增加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为5.3万亿元。

  从资金流向来看,储蓄降低、杠杆率上升的现象大概率会成为长期趋势。一方面,在房价上涨的惯性预期下,居民购房热情不减,而房地产作为大多数家庭财产的大头,在挤压储蓄的同时大幅增加了居民的杠杆。从消费层面来讲,当前居民的消费逻辑也发生了改变,消费升级与超前消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储蓄产生了挤压效应。此外,另一个对居民储蓄产生分流作用的因素是投资理财产品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对传统的银行储蓄产生了巨大冲击。

  若居民存款下降成为长期趋势,将会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作为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储蓄的下降会导致投资的下降,进而可能拉低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在存款竞争压力下,银行可能会提高贷款报价,进而提高融资成本,使居民和企业的杠杆率升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推荐阅读
 
四川老年营养进社区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新网银行担当数字普惠金融的探索者
第一届成都文旅产业峰会在蓉成功举办
骑行天府绿道 成都自行车迷节畅游美丽蒲江
 
· 颠覆互联网格局 人才需求激增
· 青都景区献上中国旅游日双重豪礼
· 农银睿选看好创新成长股机会
· 武侯区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