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美国贸易零和论是危害世界的心魔

http://www.jrtzb.com.cn/ 】 【2018-07-09 10:52:30】 【来源:人民日报】

  奉行你输我赢、赢家通吃的旧逻辑,必然是想封上别人的门却堵住了自家的路,到头来损害的是本国利益,侵蚀的是自身发展根基。

  “试图用关税壁垒解决本国在多边贸易中的赤字问题,只会适得其反”“美国政府绕开世贸组织对华加征关税将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这几天,美方对中国产品强征关税的举动招致国际社会一片嘘声。

  美国决策圈里未必没有人懂得这些道理。然而,其背后隐含着一种心魔:“国际贸易只有竞争、难有共赢”“别国跑快了,美国就要受威胁;别国发展好了,美国就要遭殃”。美国这种“贸易零和论”,违背规律,逆流而动,不仅冲击着中美经贸合作,也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经贸合作的基石是优势互补,而非零和博弈。比较优势理论早已证明,一个开放的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将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和繁荣。中美经贸合作正是这一理论的生动实践之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无论是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还是资源禀赋,中美均有很大差异,形成高度互补关系,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美国擅长的高附加值设计、研发活动,能与中国具有优势的低成本生产、组装环节一拍即合,逐渐建立深度融合、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这些现实基础决定了中美之间合则双赢、斗则俱伤。

  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非你输我赢。去年中美货物贸易额已达5837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时的233倍。让全世界看重的庞大中国市场,日益成为美国企业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业务增长点和利润中心。美中关系委员会近期报告显示,对华出口为美国创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国际贸易史再三证明,单边保护主义是一项零和游戏,谁玩谁倒霉,除了引发贸易战,没有任何好处,既解决不了本国结构性问题,也保护不了本国工人的“饭碗”,更会损害全球广大消费者利益。近期美方作茧自缚的玩火举动,只可能使更多美国企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瞩目的大市场,错过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带来的更多机遇。

  经贸合作推动共同繁荣,而非此消彼长。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人民的福祉所系、利益所托,也是推动实现共同繁荣的强劲引擎。中美经贸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环,有着巨大外部效应,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作为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两个重要参与方,中美两国去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球的10.4%和11.4%,对世界贸易额增长的贡献合计达18.6%。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尤其需要稳定的全球投资贸易活动,美方一意孤行、乱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注定会搅乱国际贸易秩序,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呼唤、智慧的抉择。作为在世界经济版图上举足轻重的最大发达国家,美国更有责任和义务顺应时代潮流,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奉行你输我赢、赢家通吃的旧逻辑,必然是想封上别人的门却堵住了自家的路,到头来损害的是本国利益,侵蚀的是自身发展根基。没有哪个国家能退回到封闭的状态,多“打开窗子”,让“空气对流”,以合作共赢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各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更可持续。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然而,在零和思维操控下,“美国优先”正在演变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如果想凭借自身体量优势,以单边挑战多边、以强权挑衅规则,让他国牺牲本国核心利益为美国不合理的诉求埋单,这就是一种落后、过时的贸易观,实不足取。

  世界足够大,容得下更多国家共同繁荣与发展。美国只有摈弃“贸易零和论”,顺势而为,才有可能与全世界各国一道做大经贸合作蛋糕,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创造更多发展红利。

 
 
 
推荐阅读
 
泰康投资逾十亿英镑入股英国核电项目
芯片信息安全机器人成最优受益行业
经学礼学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在西财举行
太平人寿德阳中支服务客户之余不忘公益事业
 
· 以金融为盾用科技为矛
· 在荷兰旅游 五家海鲜餐厅不能错过
· 联合利华宣布加入京东物流朋友圈
· 青春成长轻喜剧快把我哥带走热播受关注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