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721家P2P平台坍塌。一声叹息。
7月31日晚,860亿交易规模的草根投资突然爆雷,这家兼具 “上市系”、“国资系”、“风投系”背景,还获得雷军千万美元投资的P2P公司竟一夜间爆雷。
甚至,P2P风暴还蔓延至实体经济。8月2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曾一度被认为会与7-Eleven、全家等品牌抗衡的邻家便利店全面停业,涉及168家门店。背后罪魁祸首,竟也是P2P。
年初至今,P2P中出现问题的平台已经超过800余家,仅6、7月份爆雷的P2P就已超过100多家。哪知道,7月31日又爆了一个近900亿的惊天大雷。
在这些名单中,响亮的大型平台也越来越多。从6月中旬被称为“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之一的唐小僧爆雷;7月份,牛板金、投之家、钱爸爸、银豆网等知名平台相继爆雷,道口贷、爱投资等平台也出现逾期,涉及金额与投资者众多。
7月31日晚,网贷“独角兽”草根投资深夜爆雷,900万用户欲哭无泪。
不久前,该平台还是意气风发,“累计成交860亿”、“获雷军的顺为资本千万美元投资”、“与PICC合作推出履约保险”、“上市公司洲际油气23亿D轮融资领投”等光环加身。
草根投资可谓集“上市系”、“国资系”、“风投系”各路大咖于一身,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再强大的“亲爹干爹”也挡不住P2P说爆就爆的可怕。
早在2015年,草根投资就获雷军的顺为资本投资千万美元,如今看来,雷总的投资风险也大了。
根据公开信息,2015年2月,草根投资股东将20%股权以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马文静。马文静为顺为资本副总裁,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顺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顺盈投资)执行董事,代顺为资本持股。2016年6月,顺盈投资以溢价增资的方式对草根网络增资824.75万元,增资完成后,顺盈投资持有5%的股权。
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顺盈投资持草根投资股权为3.51%,认缴金额共计1000万元,两位自然人马文静、曹莉平各认缴500万元。顺为资本官网资料显示,这两人都是管理团队成员。
据证券时报报道,7月31日晚,“草根投资大部分员工被清退,办公场地已基本被搬空”的消息在网贷圈传播,部分投资人聚集在草根投资办公场地现场的图片随之流出。
7月份的草根投资还是一派繁荣之象,还曾表示“上市步伐将加速”,并且在爆雷前一天(7月30日),草根投资宣布已与PICC等保险巨头达成战略合作,针对特定借款产品推出借款人履约保证保险,称“让900万草粉放心”。 但一切来的猝不及防。
8月1日中午,草根投资创始人金忠栲现身与投资人见面并进行了网络直播,他表示平台不清盘,核心企业展期三个月。
各方紧急澄清
草根投资爆雷事件发生后,各方也迅速发声回应,甚至纷纷打脸草根投资。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广州人保财险)8月1日一大早,在其官方微信平台明确澄清,“从未与浙江草根投资有限公司、浙江草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草根系列公司进行过合作,与草根投资之间不存在任何保险合同关系。”
广州人保财险称,近日关于“草根投资与PICC合作履约保证资产重磅上线”的宣传,是草根投资通过各种途径在宣传,而且纯属虚假宣传,不仅误导消费者,且损害了其公司的合法权益。广州人保财险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着手收集相关证据向有关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其公司权益。
广州基金也在8月1日迅速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对于原本草根投资宣扬的“广州基金10亿元参与B轮融资”,声明表示“广州基金只投了1万元”。
另外,港股公司汇银控股集团也紧急公告称,2018年8月1日起公司终止与草根网络就战略合作协议磋商。两者在7月13日才刚宣布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而所谓的“上市公司23亿D轮融资”则更为蹊跷。
今年6月4日,草根投资对外宣布完成由洲际油气领投(5亿元)的共计23亿元D轮融资,并称“创造了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该融资消息也让草根投资出了不小风头。
洲际油气5月30日公告显示,公司的确打算向草根投资投资不超过5亿人民币。
洲际油气称“草根网络是一家拥有广泛金融网络资源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司看好其今后发展和盈利提升”。不过洲际油气也表示“投资合作意向书仅为框架协议,后续签署正式协议会根据规定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据证券时报报道,电洲际油气董秘谈煊,她表示不知道网传23亿元投资的数字来源,“我们5月29日的相关公告仅陈述了5亿元的投资意向,尚需对标的公司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后续我们未收到该事项相关进展的告知,亦未发布相关进展公告。”
无奈之下,8月1日,草根投资终于发文承认,的确“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动性危机”,高管承诺“不失联,积极主动配合监管部门各项工作”...
8月2日,公司继续公告,让大家“非常时期,务必保持冷静”,“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合理解决方式,尽最大努力保障投资人利益”。
如果说,草根投资出事似乎还有些征兆,100多家邻家便利店的一夜关门,的确让人有些诧异。
8月2日凌晨,第一财经记者获悉,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停业原因是由于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目前该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告知函显示,上述公司背后唯一的出资方受到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因为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盈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资金已被冻结,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由于无法与公司法人及股东取得联系,供应商与邻家便利的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
2015年7月,7-Eleven北京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管理层集体离职,创立了邻家便利店品牌。
邻家曾在一年内高速扩张60余家门店,装修和货品陈列等都属于日系风格。邻家便利甚至扬言一年内要于北京地区开设200家门店。邻家便利目前在北京市场有168家门店,如今这百余家门店基本全面停业。
在业界看来,邻家的结症主要还是背后P2P的问题导致往来资金冻结。这家便利店企业背后投资方靠P2P模式,最初有不少资金,扩张也很迅速,可惜后来资金冻结,拖欠了巨额货款,经营层面已经无力回天,接盘者也很难找,最终只能选择停业。
记者尝试联系邻家便利管理层,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并未有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