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中国楼市降温 谣言与辟谣齐飞

http://www.jrtzb.com.cn/ 】 【2018-10-30 23:0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渐冷的秋风不仅吹降了中国多地气温,也为房地产市场带来阵阵寒意。楼盘降价促销增多、二手房成交大降、房价涨势疲弱……随着楼市热度开始退潮,各方矛盾浮出水面,博弈加剧,而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是:一波又一波谣言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个个辟谣声明。

  29日,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调控举措不是装装样子的“花拳绣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从各方面得到进一步落实。

  这种“喊话澄清”所针对的正是近段时间频繁出现的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放松的谣言。

  “房地产市场解开限购已经箭在弦上”。近日,一份张冠李戴的假消息引发市场情绪大幅波动,尽管随后就有媒体向有关部门求证后澄清这则消息并不属实,但仍然引得当日地产股逆势大涨。

  与之类似的还有“广东省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厦门、济南取消限购,广州放开限价,宁夏对个人住房开征房产税,多地房贷利率下调等消息,最后多被证明并不属实。

  比如此前市场有消息称,广州市增城、南沙、花都三区将放开限价。19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文表示,在保持调控力度不放松以及成交价格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和网签价格指导机制进行优化,严禁开发企业拆分价格报备。业内人士指出,广州市此番严禁“双合同”是针对本地楼市问题做出的修正,将之理解为放开限价是一种误读。

  又如10月16日,微信流传“厦门取消限购”,并拿出视频作为证明。不过随即,厦门市国土房管局用了三个感叹号进行辟谣,并表示:“这是2015年厦门取消限购的旧闻。”

  事实上,不仅调控政策未见松动,今年8月份以来,各地仍不断有新的楼市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如:9月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多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房地产乱象专项行动。10月份延续了这个趋势,不少地产也出台政策继续打击房地产领域侵害民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据机构统计,最近2个多月时间内,全国已经有超过50多个城市发布了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等相关政策。

  那么为何近期房地产市场仍然出现谣言满天飞情形呢?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习惯了持续上涨的市场,一旦出现平稳的态势,就会有人期待政策宽松。

  近期楼市热度高位回落(本轮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周期已持续超过3年),业主拉横幅抗议开发商降价等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预期不稳。特别是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一些经济指标涨幅走缓,不少人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

  尽管数据统计上尚未出现大幅下跌,但楼市的降温迹象已经清晰可见。9月份以来,从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到二线的杭州、合肥等都有楼盘打折、降价等消息传出。北京二环曾引发哄抢的豪宅如今出现“退房潮”。被认为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大房企如碧桂园、绿城、恒大等也纷纷开始降价促销。龙头房企万科则直接在秋季例会现场,打出了“活下去”的标语。

  楼盘价格和品质打折引发许多业主的不满,“房闹”频频。如江西上饶的一个楼盘房价由每平方米1万元(人民币,下同)降至7000元,引发大量老业主“维权”,打砸售楼处等。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当前多数城市楼市处于降温之中,但看多者仍然存在,还有大量投资者与开发商想要抄底,期望下一轮暴涨与暴利。官媒言辞严厉地表示“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也是针对这种情绪敲响警钟。

  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明确的楼市调控信号: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杨红旭表示,这意味着调控不可能三至五个月就变向,持续三个季度左右是大概率事件。他认为,如今调控政策已经企稳,不再加码,但也暂时不会放松。

 
 
 
推荐阅读
 
太平人寿再度中标玉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
挪威海产局揭秘挪威皇家晚宴背后故事
四川科技支行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体彩杯成都市中小学篮球传统校比赛举行
 
· 徐福记自然食客成为雀巢中国创新日爆款
· 全球最酷都市自行车运动下月再会蓉城
· 四川实行科技奖励提名制度
· 成都市第二届青少年柔道锦标赛举行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