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资本下乡乱象多 部分企业以多种名义圈地

http://www.jrtzb.com.cn/ 】 【2019-03-21 22:15:29】 【来源:工人日报】

  一家企业在下乡过程中向一个村子租用了1000多亩地准备建设狩猎场项目,让游客接触和体验狩猎文化。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借乡村旅游的名义大搞房地产开发,兴建别墅出售。随着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很多别墅销售不佳,企业难以收回投资成本,农民也因此无法收到土地租金。最终,该项目的投资者先后换了三拨,狩猎场没有建成,烂尾现状依然无法改观。

  这是曾做过20年乡村干部的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走访调研中发现的案例。“推动乡村振兴,缺的就是资本。社会资本下乡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活水,但现在很多资本下乡已经偏离正常轨道。”张天任近日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应该防范资本下乡“热投资、冷农民”。

  近两年,中央相关文件多次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也在全面推进。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正在成为投资热土,社会资本投资的大型项目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产业的形态和质量。

  然而,资本下乡的乱象也常见诸报道:申报项目后却无心经营,以此谋取国家涉农补助和项目扶持资金;土地流转者单方“毁约”中途“跑路”……

  “有的工商资本下乡之后,以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名义跑马圈地、圈而不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一旦经营不善就会毁约弃耕、跑路,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又给农村留下诸多后遗症。”张天任说。

  此前,一份围绕四川省工商资本下乡的调研数据显示,工商资本下乡虽然促使乡村环境、公共设施等得到显著改善,但约有66.7%的人认为,工商资本下乡并没有使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外,部分产业发展未能反哺农民,一些特色餐饮项目基本由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经营,参与新村建设的农民就业机会没有明显增加。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资本的逐利本性往往会让企业在下乡过程中选择利润大、风险小的项目进行开发运营,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看无可厚非。但面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出现的“热投资、冷农民”的现象,如何让两者实现双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李佐军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激活土地资源的机遇,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休闲、健康需求的大幅增加,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还是要依靠当地农民,应该通过政策设计让投资者、下乡企业与当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

  “相关政策应该严格设置一些准入条件,让投资者在挣钱的同时,与当地农民分享收益,努力实现相关企业与农民共赢。”李佐军补充说。

 
 
 
推荐阅读
 
百年人寿四川分公司荣登四川金融诚信榜
从试验到实践 京东无界零售进入收获期
国际网联青少年世巡赛在蓉渐入佳境
寻找科技新蓝筹 芯片与自主可控成新引擎
 
· 四川用音乐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 燕之屋实力亮相成都春季糖酒会
· 桌上冰壶球首次进入市老运会 系成都首创
· 三月彭州迎来最佳赏花季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