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破除隐性壁垒 私募基金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http://www.jrtzb.com.cn/ 】 【2019-11-24 21:11:19】 【来源:人民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近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19年版)》),首次对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字样。

  根据清单管理,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包括存量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2019年版)》将私募基金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着眼于破解私募基金行业准入难、特别是民营企业准入难问题,明确了政府对私募基金行业市场准入管理的边界,通过更加规范透明准入环节管理,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公开准入标准,降低准入门槛,破除隐性壁垒,鼓励支持优质私募基金企业充分发展。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规模达到9.38万亿元,占到总规模的70%左右,已经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在协会存续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4802家,管理基金数量达到35492只。

  近年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中依然面临准入难等问题的困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根据市场主体反映,由于此前一些地区对私募基金行业准入标准不一、流程不透明,一些“开开停停”的局部短期管制措施导致行业预期不稳定,甚至对民营私募管理机构存在歧视性政策,构成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同时,协会在登记备案办理中由于相关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备案效率。此外,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以“基金管理”名义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机构违背行业发展规范,误导、欺诈、利益输送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等行为,有损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声誉形象。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并非提高了私募基金的准入门槛,不是设置准入许可或禁入规定。此举的目的在于通过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私募基金进行规范,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统一的监管措施等,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将应属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赋予市场主体;同时,通过信息共享,保障将私募基金及时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解读称,这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将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监管部门将对打着“私募基金管理”旗号却并不从事相关业务企业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对于真正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市场准入将更加透明公正,准入隐性壁垒将进一步消除。

 
 
 
推荐阅读
 
锐成芯微精益求精 造国内最大模拟平台
斐济在蓉战略牵手微博 揽客嗨翻斐济
成都地震预警技术在手机操作系统启用
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五十强榜单在蓉发布
 
· 不忘初心的民生钻星保险人赵秀蓉
· 丰子恺漫画解读讲座在成都画院举办
· 成都高新七企业入选 获奖数全国第三
· 太平人寿获亚洲卓越寿险公司称号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