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成都市体育局局长谭学军在接受成都商报《运动成都周刊》创刊号专访时特别指出,2016年,以党毅飞、郑惟桐为代表的成都选手在棋类项目上有出色表现。1个月后,党毅飞夺得第21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冠军。就此,《运动成都周刊》再次专访了谭学军。
■助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商报:为什么成都市会提出“棋城”振兴计划?
谭学军: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积极打造西部文创中心。成都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而围棋、象棋等又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从古至今,成都有着“棋城”的美誉,只是有一段时间,成都在棋牌竞技运动水平上出现了低迷。为了弘扬成都体育文化,振兴“棋城”就显得非常重要。希望推动棋牌运动发展,振兴“棋城”能助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商报:计划提出了哪些目标?
谭学军:主要有三大目标。第一个是建成全国一流的棋牌竞技高地,其次是建成全国闻名的棋牌活动中心,最后是建成全国领先的棋牌文化教育基地。
成都商报:为了这些目标,成都市体育局做了哪些投入?
谭学军:2014年至2018年,成都市体育局每年安排体育事业经费不少于200万元作为棋类发展资金,为我市棋类赛事、人才培养、场地维护等棋牌发展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专业方面,加强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持续推行精英教练计划;普及推广方面,特别注重“棋城”文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棋类文化进学校,大力开拓棋类培训市场,丰富赛事活动,扩大棋牌人口。
■做好基础性工作是出人才的根本
成都商报:很多人都说党毅飞是匹“黑马”,你怎么看?
谭学军:党毅飞是成都围棋历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冠军,但他的夺冠并不是偶然。“棋城”振兴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出人才是一个结果,而在出人才之前,我们做出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有了众多的棋牌运动爱好者,提高整体水平,这是量的积累,才会涌现出优秀的棋牌人才,这是质的变化。同时,有了良好的布局和投入,改善了棋牌运动环境件,才能留住人才,激发动力、挖掘潜力,最后才能出成绩。
成都商报:为何提出建设全国一流的棋牌竞技高地?目前成都在竞技这一块成绩如何?
谭学军:建设全国一流的棋牌竞技高地,是成都打造国际赛事名城重要的一步棋。从2014年开始,成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赛事和活动,以棋为媒,加大了成都的国际文化交流。截至2016年底,成都拥有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六支甲级队伍。在顶尖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在2014年提出,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培养出一名围棋世界冠军或一名象棋特级大师,目前郑惟桐已经是象棋特级大师,而党毅飞也成为世界冠军,可以说是提前完成了目标。
■棋类运动不止是竞技
成都商报:既然叫“棋城”,那么棋类运动在成都开展的情况怎样?
谭学军:成都的棋牌活动聚集地以“总府路—提督街—兴隆街”为圆心,逐渐向各方辐射。我们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讲座、车轮战、擂台赛、二人对弈、多人对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棋牌运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支持成都棋牌协会创新创办业余联赛,在各区(市)县办赛,为市民提供交流、竞技、学习的平台。
成都商报:在棋牌文化教育方面,成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谭学军:我们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棋类教育学院,由成都棋院和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并被中国棋院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棋牌文化教育基地”的称号。通过成都棋艺学院,我们能够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棋手、教练以及棋牌文化工作者。此外,我们还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棋类学科教材,研发棋牌软件产品,开展棋类学术研讨活动,培养更多棋牌专业人才。
成都商报:从目前看来,“棋城”振兴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否已经提前完成?
谭学军:目前从竞技层面来看效果良好,但是我们没有将棋类运动仅仅局限在竞技层面。振兴“棋城”,创新发展“棋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推广“棋城”文化,让成都市民通过参与棋类运动变得越来越睿智、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体育力量,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