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金玉)近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四川省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评选结果揭晓,此次比赛从2019年6月开始至今,历时半年,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来自四川省的126所小学、中学、中职院校进入最后的角逐。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以成都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了2019年四川省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评选一等奖。
龙江路小学分校秉承“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坚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每天开展40分钟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到了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以上,提高了师生体质健康水平,从全员参与学校体育大课间锻炼的机制保障走向学校大课间体育锻炼文化氛围营造。
龙江路小学分校立足校本实际,用尽、用好学校每块场地,让每一位师生能够“动”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体育组研制了详细的学生体育大课间锻炼方案,科学高效地安排、用好场地,确保全校学生体育大课间锻炼高效开展。
为了让每个班级、每位学生能够在大课间尽情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组教师精心设计、研发运动项目,通过春季大课间锻炼项目“耐力小超人”、“拍手操”、“疯狂的小鸡操”、冬季“循环跑”等集体操化锻炼项目,与“接力跳绳”、“两人三足”、“单人双珠”等分班特色项目练习尽可能让每位孩子动起来,将体育大课间锻炼的强度与密度科学结合。
学校大课间锻炼从人人参与的制度要求逐步形成师生大课间锻炼文化。热身活动、操化活动、分班活动、放松活动等让师生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健康快乐,大课间不仅成为了学校的亮丽风景线,还成就了全校师生健康快乐的生活习惯。学校生动活泼的大课间锻炼场景展现了学校“小场地、大体育”的体育大课间工作格局,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近三年,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稳居高位,体质健康测试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均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学校教学质量在高位稳定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突破。继2016年学校成功创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2017年12月,在“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复查中以“优秀等级”高质量通过。201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首任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体育学科首席专家、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教授到学校指导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听取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文化浸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等方面的介绍后,毛振明对武侯区中小学每天开足开齐一节体育课、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举措以及以“龙分”为代表的学生体质健康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龙江路小学分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锻炼、学会欣赏,学会礼仪,真正实现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美好愿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小场地、大体育”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