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2月5日讯 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四川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他指出,今年,四川旅游力争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97.8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左右;全省旅游招商项目签约4791亿元,年均增长20%;完成旅游投资3666亿元,年均增长18%;旅游富民增收成效显著,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737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8%,年均增速达30%左右,带动10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
2015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6210.5亿元,同比增长27%,在全国排位有望实现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旅游招商引资签约1429亿元,同比增长18.2%;实际完成投资1099亿元,同比增长24%,位列全国第三位。
尹力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定要加快培育阳光度假、健康养老、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精心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和启动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建设。深入实施“大熊猫”国际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入境游,办好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旅博会等活动。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
“十三五”时期,四川务必把机遇和潜力变为现实,更多更深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闯过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尹力指出,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需落实好“一带一路”建设33项重点工作,推进“251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组织“千企行丝路”活动,全面拓展与沿线国家经贸、文化、旅游等合作。
记者注意到,随着“双千工程”实施3个月以来,已经有50家海外旅游电商上架了420个四川旅游产品,已经开发100个销售渠道。为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去年11月省旅游局开始推行产品+渠道开发拓展的“双千工程”,即开发、优化不少于1000条以客源地市场母语为载体的多语种四川入境游线路产品,拓展1000家旅游商上线、上架销售,每家旅游商渠道合作售卖四川旅游线路产品。据了解,去年外国人入川旅游的人数为273.2万人次,同比增长14.1%。
“鼓励企业参与境外铁路、水电、港口等开发建设,推进出川大通道建设。”尹力在报告中指出,四川要围绕国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布局,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突出抓好“十大铁路大通道”规划建设,提升“蓉欧快铁”“中亚班列”国际通道运营水平。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发展航空、铁路、水运口岸,加强与沿海港口城市和陆路边境口岸的通道对接。
生态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增长最快的业态。四川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吸引力,拥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部分生态旅游产品已有国际竞争力。大熊猫、森林、湿地和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四川生态旅游的四大品牌。以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代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区域生态旅游呈现强劲的国际吸引力;以大熊猫保护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由此,尹力在报告中也提出,要持续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严格划定和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天保工程二期、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营林造林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2%。
与此同时,四川各地要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开展县域经济50强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和生态经济强县。
据悉,2016年,四川省旅游发展资金继续保持3亿元,旅游规划进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要板块。四川旅游局局长郝康理曾重点指出,旅游扶贫成为“十三五”旅游发展着力点。到2020年,四川省将基本建成产业发达、产品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