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二届国际口岸经贸物流合作大会及成都航空口岸开放合作大会现场,巨大的蓝色背景显示屏上,成都与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被横线连接在一起,成都-蒂尔堡-鹿特丹国际铁路班列正式启动。今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将达到开行400列的目标,明年计划双向开行1000列。
跨境班列网络初步构建
“国际班列是‘蓉欧+’战略的重要通道,也是实施‘蓉欧+’战略的必然选择。” 成都工投集团总经理陶迅表示,其中,蓉欧快铁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每日开行的中欧班列,也是目前开行速度最快、频率最稳定的中欧直达班列,运输时间为海运的1/3,运输成本为空运的1/6-1/4。
据陶迅介绍,目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初步构建起“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班列网络。其中,中线——成都至波兰罗兹,于2013年4月正式开通,全长9826公里,通行时间为10天。目前终点已延伸至波兰库特诺、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欧洲端点城市;南线——成都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于2016年9月正式开通,运行时间约15天。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条南线中欧班列,其能够进一步对接土耳其、伊朗、格鲁吉亚等国家,覆盖中亚、西亚、南亚及南欧地区;北线——成都至俄罗斯莫斯科,计划在年底开通,将覆盖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
与此同时,对于未来的蓉欧快铁而言,联通版图还将进一步扩围。《金融投资报》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根据规划,2016年内蓉欧快铁将开行400列、2017年国际班列则计划双向开行1000列。
而在国际上,蓉欧快铁将进一步做强波兰罗兹(库特诺)等节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端点;下一步将逐步把干线延伸至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马德里、米兰、莫斯科等10处海外端点,同步在欧洲投资建设10个海外仓,在波兰、德国、荷兰等国家腹地城市设立海外办事处及分支机构。
成都铁路港促产能合作
除国际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项目亦是助推成都“三网两港一枢纽”立体式国际化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43.55万标箱,预计2020年实现120万标箱。”陶迅表示。
单纯的货物吞吐标准并不足以描述成都国际铁路港项目的全貌。事实上,《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在“建枢纽”“聚产业”“强服务”成绩熠熠下,“以建成国内‘国际铁路第一港’为目标,打造‘蓉欧+’战略先行示范区、成都内陆自贸区核心级和国家门户城市重要支撑级,实现物流、贸易、工业‘三业并举’”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项目,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以“聚产业”为例,目前中国中铁、中铁物资等45家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已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总投资超过160亿元。“我们将依托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通道优势,通过成都市政府出台的大客户优惠基础运价、异地货物运价、外贸转移扶持和产能转移扶持等政策,重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和DELL、TCL、格力、联想等企业异地产能向成都转移,积极引进规模以上以适铁运输出口为导向的大型制造企业落户成都。” 陶迅介绍,目前TCL、格力正将产能向成都转移,并通过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双黄金通道快速将产品运送至中亚及欧洲腹地。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