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旅行天下

文艺成都和它的创意打开方式

http://www.jrtzb.com.cn/ 】 【2017-04-20 17:11:14】 【来源:央视网】

  成都,不只是吃货天堂,更是脑洞大开的创意中心,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

  没来过成都的人大多对这里有着这样的想象:内陆城市,市井气质,远离高压,安逸而富足,缓慢而静谧。这些都没说错,但如今这里的年轻人大都不喜欢这座城市被这些陈腐的老标签所束缚——他们不愿只讨论“美食”、“茶馆”与“美女”,而更愿意津津乐道于生活美学和艺术时尚。

  当下,中国城市文化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如上海般灯火辉煌的国际都市的复兴,一种是如大理丽江般边陲小城满足人们对梦想生活的向往,而成都恰好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如果说都江堰造就了历史上的天府之国,那么“小文艺”则成就了当下成都最让人欲罢不能的魅惑。

  在这个汇集着艺术家浪漫与创意的地方,你会邂逅生活美学与时尚艺术带给你的一连串惊喜。

  艺术新部落:蓝顶艺术区 & 东郊记忆

  “这里有被视为本土的艺术高地和梦想孵化的基地,怀旧气息与时尚元素碰撞,很容易便成为艺术家的试验场。”

  位于东郊三圣乡的蓝顶艺术区,得名于周春芽等一批艺术家最初在成都郊外一间蓝色顶棚厂房设立的工作室,而后一发不可收,罗发辉、何多苓等几十位艺术家入驻,蓝顶艺术区 迅速成为自发的艺术家群落。随着艺术家群体的不断壮大,成都政府索性在东郊三圣乡建立起专门的艺术中心,并正式将此地命名为“蓝顶艺术区”。和20年前混迹于市井寻找创作素材不同,如今的艺术家更愿意生活和工作在诸如蓝顶艺术区的郊外。

  而与20 年前相同的是,艺术部落依然和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生长在一起——蓝顶艺术区是与“农家乐”为邻。成都东郊的三圣乡历来是被市民视为珍宝的休闲胜地,荷叶田田,垂柳依依,阡陌纵横,充满诗情画意。通俗的安逸氛围中的艺术部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艺术家入驻,这里也被视为本土的艺术高地和梦想孵化的基地。除了摆满画布和颜料的画室之外,还有学术交流、作品收藏、沙龙聚会、图书印刷等相关活动和产业。

  李晓峰工作室就在蓝顶美术馆不远的地方,这是一间挑空很高的LOFT工作室。李晓峰是新生代蓝顶艺术家中的一员,几年前从荷兰归国发展,又把工作室从北京798搬到成都蓝顶艺术区。他认为“蓝顶”是被老一辈和新生代艺术家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品牌,是属于成都的可贵的艺术集群,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造就了三圣乡的艺术气场乃至当下成都的艺术圈层。“成都的艺术圈子不是很大,加上它独特的城市氛围,在这里创作感到更放松。”

  建筑与空间设计的试验场:西村大院 & ibox 集装箱创意空间

  “建筑设计是一座城市公众审美、艺术根基和社会包容度的试金石, 成都无疑交出了一份激动人心的答卷。”

  如果花半天时间来到城西的西村大院,大抵可以做这些事:在咖啡厅喝一杯,然后去球场酣畅淋漓地踢一场球,而后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流连于各色新展览。设计者是成都本土建筑师刘家琨,20年前,他在成都郊外为画家罗中立与何多苓设计工作室,开启了他真正的建筑设计之旅。西村大院无疑就是建筑师用空间重新定义成都艺术生态部落的实验之作,我们无法说是成都滋养了这样的作品,还是这样的作品重构了成都的文艺生态。

  市井酒吧卧虎藏龙:玉林

  游客来到城南的玉林,觉得这只是个其貌不扬、飘着火锅和卤菜味儿的市井老区而已。其实不然,深入探寻,会慢慢剥开一个潜藏在玉林,并且存在已久的成都文艺圈层。“小酒馆”在玉林西路一栋居民楼的底商门面中,这里如同给成都摇滚乐队搭建的舞台,更像是给漂泊乐人建立的理想国,将来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文艺气息延续到了现在。“小酒馆”、“白夜”、“音乐房子”、“半打”与“红色年代”都是玉林有名的酒吧,它们带着自己独特的质感,也是它们奠定了玉林酒吧文化的基石。

  书香气弥漫锦官城:方所书店 & 言几又 & 象形书坊等

  “成都包罗万象的自由气质,几乎将全国“不甘于只卖书”的情怀书店悉数收入囊中。”

  过去,成都的缓慢悠闲或许更多体现在茶铺文化,而如今 则是一种全民尚美爱文艺的风气。书店和咖啡馆自然不少,手作和DIY创意店铺也自不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如今的成都文化沙龙已深入到了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创意个性,或精致乖巧,与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息息相关的种种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喝着咖啡捧书阅读,或是在分享会的现场席地而坐,已渐渐成为越来越多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方所”可谓是成都生活美学的集大成者。方所得名于“如泛巨海,浩无津涯;必观星斗,乃辨方所”,它以书店为主业,又不仅仅是书店。服饰、艺术品、咖啡、植物,分享和展览空间被整合在一起,如巨大的宝藏般藏在市中心太古里商业区的地下。方所的入口很低调,扶梯而下,却如徐徐进入一座神秘的书籍圣殿一般。设计师朱志康意在设计一处如“藏经阁”般的空间,营造如浩瀚宇宙和星空苍穹般深邃的体验场所。

  少不了的精致与创意:成都太古里 & 在地手作

  成都太古里早就已经名声在外,当然要归功于这里的大牌云集。对于喜欢购物的人来说,在太古里逛街确实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将前卫时尚的商业街区与千年古寺完美融合在一起,是这里一大特色。当然,以成都的调性,自然不会满足于整齐划一的购物中心,形态多样的别致店铺或许才能满足富有好奇心的购物者。“在地手作”工作坊是一间创意作坊,为人们提供了用心和双手打磨木制品的乐趣。买东西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走心的体验才更有魅力。

  不拘一格的新派美食:“吃过”菜馆 & 小通巷

  “从川菜到不拘一格的美食,从绿茶到咖啡,成都已经将味道与记忆、咖啡与生活、美食与设计演绎得风情万种,得心应手了。”

  被奉为成都人第一大事业的饮食,从不限于盖碗茶和川菜。。川菜号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成都饮食界已经将菜品味道做到了极致,继而开始在用餐环境和情感诱惑上做足功夫。崇德里有一家没有菜单、并且只提供36个餐位的菜馆。菜品不花哨,都是常见的最传统的川菜,甚至没有丝毫创新,然而这正是当今许多成都人追求的川菜境界。在众多川菜私房菜馆中,并不讲求创新,而是讲求“回归”。因此,这家菜馆叫“吃过”。

  尽管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已经在成都遍地开花,然而要体验咖啡这一外来之物和成都本土文化的交融,则必须要去寻找隐藏在老旧小街中的独立咖啡馆了。每间咖啡馆都有自己的故事,“旧物志咖啡”便是其中之一。它隐身于泡桐树街老旧楼宇之间,每一处都摆放着带有使用痕迹的老物件,与其说是在品咖啡,不如说是在品时光。奎星楼街的“纽咖啡”,门前的银杏树落叶纷纷,它和身后的明堂创意工作区一起,成为一个以艺术和创意为核心的基地。

 
 
 
推荐阅读
 
雄安可持续热点在于科技和金融
刘声道先生作品展开幕 微刻作品曾为国礼
机器人拦网 日本女排启用黑科技
惠誉维持太平人寿评级 称其新业务增长强劲
 
· 现代服务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 百年人寿安徽分公司开展公益植树活动
· 高鑫靳东四度合作 掀起外科风云
· 科大讯飞与四川电信签署战略合作
 
热门点击
  1. 世界兰花奥运会九月在南非盛大举办
  2. 全球最大索菲特水疗中心登陆新加坡
  3. 专家解析亚洲千禧世代 探究旅游发展脉搏
  4. 爱在南非 来一场浪漫的蜜月之旅
  5. 合川区官渡镇打造重庆最大富硒葡萄基地
  6. 兰桂坊成都首届世界杯足球狂欢节嗨翻全
  7. 林志颖狮城寻爱 新加坡旅游微电影全球首
  8. 阿提哈德航空明年开通阿布扎比香港航线
  9. 中意乐游助力学子在暑期快乐旅行
  10. 新技术大显身手 首都航空全力支持抗风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