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旅行天下

洛带镇传统客家水龙节 蝶变旅游新名片

http://www.jrtzb.com.cn/ 】 【2018-11-14 11:10:06】 【来源:成都日报】

  敲起威风的锣鼓,唱起客家的水龙歌,几条客家水龙在人群中上下翻飞,居民和游客在欢呼声中将水向舞龙者和龙身上泼去;兴起时,大家也互相用水打闹、嬉戏,全然不顾全身湿透……这是龙泉驿区洛带镇举行一年一度客家水龙节时的场景。近日,省文化厅发布了拟列入第五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客家水龙节也名列其中。

  历史源远流长 舞龙可是精细活

  相传洛带镇在汉代即成街,时名“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后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八角井而得名为“落带”,并逐渐演变为“洛带”。目前,全镇86%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

  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给当地留下众多民间传说、历史遗留、古老建筑,也给当地留下极具特色的客家水龙节。由此,洛带逐渐产生了舞水龙祈雨的民俗。

  如今,洛带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族人,制龙的手法也极为独特。记者了解到,“刘家龙”对制作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选用冬季上好的竹子,“这样才能避免生虫,延长使用的时间。”“刘家龙”传人刘大益介绍,他们会采用精选后韧劲较强的杨柳枝制作龙头龙身,然后用棕绳将其串联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刘家龙”制龙过程愈发复杂,龙的长度也从早期的5节发展至今天的9节、13节,最长时,客家水龙还能达到25节,近50米长。

  除了制作,“刘家龙”舞龙的手法也很有特点,“‘龙脑壳,龙心脚;二三节要掺几脚;中节子要脚拌脚;龙尾巴要对到龙脑壳’,这是我们祖传下来的舞龙口诀。”刘大益说,“刘家龙”舞水龙时还要求表演者全程面对观众,从而体现飞龙出海的情境,“这也是对观众表达尊敬。”

  文旅结合 挖掘更深底蕴

  记者了解到,客家水龙节自2001年举办以来已走过18个春秋,目前已成为洛带甚至成都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据悉,客家水龙节最初只有两支男子龙队,后来逐步增加了女子龙队、娃娃龙队和板凳龙队。多年来,每届水龙节都被冠以不同主题,突出客家庆典、水龙狂欢盛况。龙队规模也从2支逐步增加到9支。洛带镇综合文化站副站长王鑫介绍,客家水龙节的开幕式会举行既传统又有新意的祈雨祭龙仪式,并开展龙舞表演和客家民俗表演。

  时至今日,客家水龙节以求美、求新为突破口,在保留原水龙舞法的同时,让内容、形式更具完整性和观赏性。水龙节主角“刘家龙”在传统舞法上也有所创新,不断为镇内舞龙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鼓励了更多的客家人参与其中,也让客家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洛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客家水龙节的基础上,当地也打出消夏纳凉的宣传语,并且配上洛带音乐啤酒节,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洛带。下一步,洛带还计划与德宏州进行合作,将客家水龙节与当地的泼水节进行结合,从而将龙文化、水文化等更多文化元素融合客家水龙节,让游客既能了解相关文化传承,又能在玩水中得到快乐。“此外,我们也计划与华侨城合作,开发一些以客家水龙节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共同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本报记者 白洋 李自强 实习记者 刘永豪

 
 
 
推荐阅读
 
串联云与端 迅游科技抢先布局智能网络
大数据助力智慧文旅 网商大会启幕在即
打造万亿装备制造产业 四川要有二心
拉夫堡夺成都澳网国际大学生网球邀请赛首冠
 
· 科创板推出利于丰富市场估值体系
· 三四线城市成电商增量新战场
· 四川创新科技金融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 都市自行车世界锦标赛在蓉圆满落幕
 
热门点击
  1. 世界兰花奥运会九月在南非盛大举办
  2. 全球最大索菲特水疗中心登陆新加坡
  3. 专家解析亚洲千禧世代 探究旅游发展脉搏
  4. 爱在南非 来一场浪漫的蜜月之旅
  5. 合川区官渡镇打造重庆最大富硒葡萄基地
  6. 兰桂坊成都首届世界杯足球狂欢节嗨翻全
  7. 林志颖狮城寻爱 新加坡旅游微电影全球首
  8. 阿提哈德航空明年开通阿布扎比香港航线
  9. 中意乐游助力学子在暑期快乐旅行
  10. 新技术大显身手 首都航空全力支持抗风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