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四川开展天府旅游名县的情况。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全省将经过5年努力,建成50个旅游特色鲜明、产业实力雄厚、发展环境优良、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效应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天府旅游名县。对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的,省财政一次性给予3000万元奖励。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四川将经过5年努力 建成50个天府旅游名县
据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旅游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优势。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是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县域文化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四川旅游品质的重要举措。
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能够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四川文化和旅游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供给力、四川旅游的吸引力、巴蜀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提升全省旅游建设管理水平,培塑享誉国内外的县域旅游品牌,让全域旅游旺起来;有利于营造县域旅游发展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夯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大发展的基础,激发县域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要坚持5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全域推进、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坚持服务为本、优质发展,坚持保护优先、 绿色发展,坚持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
全省将经过5年努力,建成50个旅游特色鲜明、产业实力雄厚、发展环境优良、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效应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天府旅游名县,推动县域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县域旅游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县域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评选条件 命名县候选县各不相同
每年评选30个候选县 10个命名县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意见》提出天府旅游名县分为候选县、命名县两个层次,每年评选产生的命名县不超过10个、候选县保持30个以内。命名县是在候选县中遴选产生。
候选县评选条件包括6个方面: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利用科学合理、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特色鲜明、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良好等。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建立起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单位)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文化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把生态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放在首位,近一年未发生较大旅游安全的责任事故、重大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资源破坏事件和严重损害游客权益、在全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责任事件等等。
命名县评选条件比候选县层次更高,是希望通过努力建设得到提升,包括5个方面:旅游经济规模显著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旅游服务优质高效、综合评估达到优良等。明确县域旅游上年度旅游总收入不低于50亿元(深度贫困地区不低于25亿元)、接待游客不低于500万人次(深度贫困地区不低于3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中省外和境外游客占比不低于15%,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形成“旅游+”和“+旅游”大旅游发展格局,拥有一批国家级高品质文化旅游品牌,文化和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有创新和突破,旅游综合监管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监管能力强,旅游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健全,县域旅游游客满意度不低于80%。现场检查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综合得分在良好以上等。
天府旅游名县的评定方式上,将按照“申报推荐—竞争遴选—考核认定”的方式进行。明确自愿申报,市州政府审核推荐,采取申报单位竞争演讲、评审组现场打分、综合排名等方式,遴选确定候选县名单;采取实地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综合认定命名县。(记者 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