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艺茂)6月9日,端午小长假接近尾声,记者从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成都市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和端午节传统假日特点推出了系列的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天府绿道、川西林盘、天府古镇等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大受欢迎,亲子、研学、自驾等形式的家庭游成为热点,拉动了文化、休闲、餐饮、乡村等消费。据统计,全市端午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994.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8.55亿元。
林盘绿道全域绽放 铸就“多彩端午”
端午节期间,崇州道明·竹艺村、乌尤驿林盘、严家弯弯林盘、桤木河湿地等林盘、绿道旅游新业态,集精品民宿、民俗文化、手工体验等优质资源为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假日期间彭州绿道、林盘共接待游客5.73万人次。金堂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淮州新城站)暨龙舟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众多游客齐聚淮州新城绿道科玛小镇,龙舟嘉年华活动现场,感受文创设计周、书法摄影展、传统体育项目、美食体验、龙舟亲子游等,假日期间淮洲新城绿道接待游客约7.2万人次。彭州、湔江绿道、泉水绿道和官渠绿道,天空之眼、桂花龙窑等主题旅游目的地,鱼凫竹海林盘景区等旅游新兴业态接待14.6万余人次游客休闲娱乐、消夏避暑、徒步健身。都江堰七里诗乡绿道、串联海棠公园的安龙绿道、饱览农业大地景观的天马镇原乡绿道、展示了乡野田园生活的蒲阳镇南溪绿道等乡村绿道,以差异化的产品卖点吸引了各地游客关注,环绕绿道骑行漫游、摄影采风、休闲散步的游客随处可见。
文化遗产魅力尽展 打造“非遗端午”
围绕“端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两大主题,新津开展了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花漾新津”非遗宣传文化志愿者展示活动,编杨文艺、糖画、毛猴制作技艺、十二生肖书法、葫芦烙画等近二十个非遗项目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锦江区文化馆走进居民小区为群众献上“我们的节日·端午”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摄影作品展、大川巷艺术画廊成为游客端午假期好去处。高新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我们的节日—“端午粽香飘·弘扬中华传统”文艺演出,以舞蹈、乐器表演、歌唱等文艺演出形式和辖区群众一起欢庆端午。温江“我们的节日•端午•2019温江区非遗宣传日巡演”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了川剧、金钱板、木偶戏等经典非遗文化表演的魅力。除此之外,成都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各大文博单位均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并分时段、定点提供义务讲解服务。截止6月9日16时,武侯祠接待游客6.24万余人次,杜甫草堂博物馆接待游客5.2万余人次,金沙遗址博物馆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成都博物馆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文旅节庆丰富多彩 嗨翻“欢乐端午”
一系列精彩丰富的文旅节庆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游客旅游氛围。邛崃平乐古镇借助“古镇+”文化、音乐等模式一改“千镇一面”的古板形象,假日第一天举办了“带把吉他去平乐原创音乐节”“邛州园端午汉服游园会”等活动,让游客在古镇游玩中不仅能欣赏到川剧变脸吐火表演、民谣演唱等文化艺术,还能参加汉服写真、投壶礼射等趣味体验活动,可谓既吸客又吸金。都江堰端午期间为市民和游客推出了“端午习俗串串香”“打卡都江堰拍客大赛”“着汉服、兴礼仪”等三大主题体验游,此外熊猫快闪、青城太极舞、拂尘舞、古城开城仪式、青城太极、“筝武合璧、笛声悠扬”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都深受游客喜爱;花溪谷景区推出了不同于中国民间传统水上赛龙舟体育娱乐项目—“旱地龙舟”,吸引了大量游客纷纷参与体验。彭州白鹿音乐小镇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我们的端午”,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现场包粽子等亲自互动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海窝子民俗文化活动海窝子端午祭、民俗巡游、夜宴、古蜀祭祀、神龙百草汇、雄黄化妆会、古装秀等也聚集了大量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