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26”重要讲话精神,天府新区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并采取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从全域治污到水生态建设,目标自信明确:努力探索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环境治理经验,做好公园城市“水文章”,打造国家级“成都样本”。
全线截污
确保污水不进锦江
9月3日,记者在锦江边金子沱应急污水处理厂看到,54个集装箱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分四排布局。厂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彰显厚重的使命感。
“每个集装箱,就是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500吨污水。金子沱应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7万吨。”厂区工作人员介绍。该污水处理厂投用后,天府新区剑南大道以东、锦江以西片区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紫外线消毒处理,达到国标1级A标后排放。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环保和城乡局相关人士介绍,华阳片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14万吨,但华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8万吨,已无法满足需求。
深入学习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后,天府新区下达“全线生活污水不进入锦江”的死命令。在全市首发“总河长令”,责令全力推进锦江全线截污。
华阳污水处理厂扩容完成前,锦江沿线迅速布局了金子沱等7个应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6.2万吨。
加上新建截污干管33公里,总投资近13.3亿元,圆满完成了锦江全线污水不下河的死命令。
全域治理
请来国内顶级专家团队把脉
确保污水不入锦江的同时,天府新区请来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对新区水环境进行系统、全域治理。
“在天府新区,锦江流域占25%左右,鹿溪河流域占了75%。”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环保和统筹城乡局相关人士透露。从东北向西南斜穿新区全境的鹿溪河,串联起新区未来“一心三城”,是新区最重要的河流,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对鹿溪河的整治,天府新区在当初兴隆湖建设、鹿溪河湿地“海绵城市”打造时,已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目前
国内顶级专家团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抓紧编制鹿溪河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总体规划,全面启动鹿溪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综合分析前期经验,我们做好顶层设计,站位更高,持续稳固地推进水环境治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相关人士表示。
升级迭代
从全域治污到水生态建设
锦江斜拉桥下,锦江生态带。草坪上,几十只白鹤,时而翩翩,时而捉虫、栖息。远处,几个孩子,在草丛中奔跑。身后的风筝,振翅飞起。这是锦江生态带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锦江生态带建设,北起牧华路,南至货运外绕线,总长度约10.8公里,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魅力锦江、生态水岸”为定位,打造居住、商业、文化、生态、娱乐相融合的现代都市滨河新区。
“锦江生态带建成了,茶余饭后,我们爱去散步,也爱带着小孩去玩。”南湖左岸居民告诉记者。
目光南移,科学城中路西段路边。树木成荫,鸟语花香。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这是成都首座,四川最大的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厂长谢光勇介绍,“污水处理设施在地下负二层,智能控制智慧运营。地面是活水公园、运动场、儿童游乐场和科普馆”。谢光勇笑着说,“不少市民跑到这里来露营了。”
污水处理厂以“地下活力泉”为主题,经处理后的水,进入新区综合管廊。可以作为市政用水,冲洗厕所、道路,浇花等被再生利用。
宜人的锦江生态带;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还有清水型生态系统的网红打卡地兴隆湖;亦或是海绵城市理念的鹿溪河生态湿地。
所有这些,用今年的一个新闻事件,足以诠释。今年8月22日,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张饮江受聘为新区水生态建设总顾问。天府新区从全面治污转身水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升级迭代进入2.0版本了。
做好“水文章”
打造国家级新区水治理“样本”
相关人士介绍,聘请张饮江教授担任总顾问,作为新区的水生态建设参谋和智囊。成都天府新区希望以此为契机,借助国内外知名水生态规划、建设、修复、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指导天府新区核心区水专项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工作,指导重要地区和重点项目的水环境修复工作,同时对天府新区水生态系统建设、恢复和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全面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城市生态。
天府新区有关人士表示,新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努力探索一条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治理经验,为国家级新区水生态建设提供“成都样本”。据透露,目前天府新区正在谋划建公园城市水生态研究院。
做好公园城市“水文章”,天府新区正全力以赴。
■本报记者彭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