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超长猪周期结束 川猪进入规模最大扩产期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3-10 12:21:37】 【来源:四川日报】

  “年内有望投入使用。”近日,已入主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双胞胎集团表示,正在研究正邦科技此前在川停摆的9个养殖场项目复工事宜。

  开始生猪扩产的,并非正邦科技一家。2月底至3月初,四川多家生猪生产企业陆续公布年度产能目标,不断传递出川猪扩产的强烈信号。

  扩产的行动

  超长猪周期结束,企业提出增产目标

  今年以来,四川4家上市猪企——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在川布局的双胞胎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谋划扩产。

  双胞胎集团副总裁聂小洪说,四川9个项目已列入2025年公司重点复工复产计划。“有关手续等事项正在加紧办理。”停工项目所在的绵阳江油市、游仙区,资阳乐至县,宜宾筠连县和达州大竹县等地相关负责人也回应了双胞胎集团的诉求,并明确了要素保障方案以及对应的时间节点。这9个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双胞胎集团在川能繁母猪的规模将跃升7.98万头,育肥猪规模将增长17.5万头。

  “德康农牧将出资1000万元,成立海南德盛鑫康投资有限公司。”德康农牧相关负责人透露,企业正在加快省外布局,力争年内实现存栏量和出栏量“双增”。

  巨星农牧和巴山牧业也纷纷启动提升产能措施。其中,巨星农牧的扩产幅度最大。去年前三季度,巨星农牧的出栏商品猪数量为173.35万头。而近期披露的信息显示,巨星农牧2025年的商品猪出栏量将超过400万头。

  “企业扩产的热情,证明超长猪周期已结束,这些扩产的规模是近年来最大的。”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从目前各龙头企业反馈的信号来看,“增”将是川猪在2025年的关键词和主基调。

  扩产的动机

  行业持续10个多月盈利,进口猪肉将减少

  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看来,川猪扩产是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内因来看,经过近一年的盈利“回血”,川猪行业基本走出本轮超长猪周期不利影响的困境,具备扩产的实力。

  经营主体的营收是最为直观的“晴雨表”。自去年5月开始,川猪结束了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亏损模式,进入盈利区间并持续至今。

  以巨星农牧为例,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8亿元至5.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三年亏损135亿元的新希望六和,在2024年预计实现净利润4.5亿元至5.5亿元。

  除了盈利,本轮超长猪周期之下,不少企业选择在降低成本、负债率等方面持续加码,进一步完成产业升级。目前,四川上市猪企2024年度的养殖成本已控制在13.7元/公斤,远低于相关企业的15元/公斤。

  “可以说,这轮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有绝技有实力的。”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这一轮超长猪周期的洗牌,生猪养殖已是四川农业领域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产业。目前,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占比已近七成。

  “还有政策利好。”德康农牧相关负责人说,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千亿产业建圈强链工程”,明确要培育畜牧万亿级产业链。而贡献了畜牧产业产值“半壁江山”的生猪,将会迎来诸多政策“大礼包”。

  从外部来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2020年前后,我国猪肉进口量高达400多万吨。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关系影响,进口猪肉出现供给缺口,对市场异常敏感的企业自然要“补位”。

  扩产的疑惑

  猪价还能涨多久,成本还会涨多少

  生猪处于盈利区间且行业巨头动作频频,但仍有不少人持谨慎观望态度。首要原因,在于猪价的走势让人“看不清”。

  “今年的猪价走势到底会怎样,还没人说得清。”一些养殖企业负责人坦言,已持续10个多月的生猪盈利区间能否延续下去,是部分企业举棋不定的主因。

  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童其权说,此前超长猪周期的巨额亏损,让不少企业变得相对谨慎和保守,“毕竟这轮周期的教训太深刻了。”

  市场走势究竟如何?农业农村部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认为,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动物疫病防控稳定,生猪产能稳步增加,考虑到进口猪肉的缩减和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预计2025年猪价不会有持续性的大幅上涨,“不会大起大落。”

  猪价的走势,还要看成本要素。今年春节后,川内仔猪和饲料价格不同程度出现反弹。例如,豆粕的批发价从每吨2900元涨至3000元,且仍保持上涨势头。

  四川作为饲料调入大省,在外部环境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原产进口玉米和大豆成本同步增加的背景下,不少本土养殖企业担心该如何控制要素成本。

  童其权说,玉米和大豆是养猪的主要饲料原料,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关乎企业的利润空间,这让大家不得不慎重。

  “目前,全省相关储备处于历史高位,能满足本地饲料企业和猪企的需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从目前的到货情况和仓储情况来看,四川本土玉米、大豆等饲料供应充足。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紧盯能繁母猪保有量这个生猪产能的“总开关”,聚焦下游精深加工延链补链,编制畜牧产业建圈强链方案并出台对应激励政策,“总的来说,就是推动生猪产能稳得住。”

 
 
 
推荐阅读
 
美国月球着陆器雅典娜着陆时发生侧翻
彭州敖平镇邀您赴风筝盛宴 感受非遗魅力
我要上全运 四川定向项目选拔赛在自贡收官
猫量子比特成功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新突破
 
·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扩招百名本科生
· 西南交通大学与郫都区深化校地合作
· 乐坛天后郑秀文澳门演唱会五月启幕
· 科学家揭秘宇宙第一滴水形成时间
 
热门点击
  1. 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在蓉启动
  2. 确定六大工程实验室 四川产业转型升级有
  3. 中国资本市场正吸引全球目光
  4.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提供二十亿元战疫资金
  5. 成都多条道路改单向通行 交警介绍避堵指
  6. 国庆假期第三天四川省内景区游人如织
  7.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8.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9.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10.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