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获悉,今年3月至10月四川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1828条,纠治问题1740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45万元,总结创新经验做法93条,推出为群众办实事做法98条,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成效明显。
今年3月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要求,四川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扎实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清理公布执法主体、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加强重大涉企执法监督、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等系列举措,深入纠治了一批执法不规范问题。
“专项行动以来,整治‘四乱’问题成效初显。”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乱罚款”问题上,四川通过细化优化行政裁量权基准,防止“类案不同罚”“小过重罚”,其中不予处罚案件同比增长近70%。
在“乱检查”问题上,各地各部门共出台涉企检查相关制度规范150件,入企检查数量大幅下降,非现场检查数量稳步上升。
聚焦“乱查封”问题,各地各部门共出台相关制度规范47件,纠治乱查封案件82件。
聚焦“乱收费”问题,各地各部门出台相关制度规范49件。
记者了解到,四川通过专项整治,执法标准和执法要求持续规范,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以及执法不作为等六类违反执法规范要求问题得到有效纠治。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已于9月1日起全面试行“天府入企码”,并将于明年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全程监督,力图从根本上遏制“乱检查”现象。
下一步,四川将健全完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效能更高、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更小、助企惠企服务质效更优,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