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会吃,会做吃,仅笔者目前整理在案的川菜菜品、川味小吃和川味火锅就有四千多道,禽畜鱼虾,山珍野味,瓜果菜蔬无所不包。即便如此,在川人的饮食中也有一些禁忌,除了当前从营养角度出发,禁食或少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物之外,还有早年流传下来的一些旧俗。
这些旧俗中的饮食禁忌,有的是出于对食物本身的好恶之分,比如不爱吃鲤鱼、水牛肉、母猪肉;有的则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来自民间传言,比如不能吃羊肉、鸡头、鸡爪、猪蹄等,其中包括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禁忌,早年在春节期间尤为看重。
川菜干烧鲤鱼
不爱吃鲤鱼
川人对鲤鱼的偏见,在中国南方能找到很多知音,比如同样不爱吃鲤鱼的江浙人、广东人,认为鲤鱼土腥味重,肉质较柴,不如其它鱼类鲜嫩,有的还认为鲤鱼是发物,吃了容易翻病。
川渝江河纵横,水产丰富,可选项很多,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鲶鱼、青鱼,都是川菜菜谱中的常客。唯独鲤鱼,只有炝锅鲤鱼、白汁鲤鱼、豆腐鲤鱼等寥寥数款,虽有一道名菜“干烧岩鲤”可以撑场面,但资格的岩原鲤数量稀少且身价颇高,野生品种已受到保护,并非日常菜。鲤科最著名的是锦鲤,只是“可远观而不可’咀嚼’焉”。
春节期间,川人吃鱼是少不了的,如果没有专业厨师烹制干烧岩鲤,又不喜欢吃鲤鱼,不妨请家中厨师烹制一道豆瓣鲫鱼或者酸菜鱼,同样能年年有余。
鸡头
不爱吃鸡头
对于鸡头,川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鸡头有“头领”的寓意,在席桌上往往只有尊者或长者才能享用。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鸡头有“毒”,因为在杀鸡时,常常要先拔颈部的鸡毛,此时鸡已有不祥预感,在悲鸣中生发的毒素涌上头部,食之不益。相对于广受欢迎的鸭脑壳和兔儿脑壳(川话中的脑壳即头),鸡头并不招人待见。
川菜泡椒凤爪
不能吃鸡爪
和鸡头一样,川人对鸡爪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推崇它的人,认为鸡爪是“抓钱手”,吃了可以挣大钱。以前一盆粉条炖鸡端上桌,鸡爪常被家中的成年男子独享,虽然皮包骨头肉不多,但啃起来却爽滑香糯,尤其是鸡爪中间那一小块鼓起来的部位,鲜嫩香脆,堪称掌中宝。这时候,娃儿们只有流口水的份儿,因为大人是不会拿鸡爪给娃娃吃的,说是吃了鸡爪写字的手要抖。以前形容一个人写字不好看,经常会说:“你这个字写得像鸡刨的一样。”
卤猪蹄
不能吃猪蹄
同样因豁人的话而错过的童年美味,还有猪蹄(川话中的豁即骗)。由于“事关重大”,早年猪蹄的禁食对象范围更广,凡是未婚男女一律不能食用。原因就在于猪蹄的形状像一个叉子,旧俗认为这把叉子会叉烂媒婆的嘴,找不到对象,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最终会被叉脱。
明明只有蹄头骨像叉子,大人们却把整只猪蹄都名正言顺地划为己有,啃得满嘴流油,那种香味几十年后仍让人魂牵梦绕。原本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猪蹄,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已婚人士们消灭,得不到的美味终究会让人刻骨铭心:“硬是遭豁得惨哦!”。今天看着很多青年那女捧着用盐、红油、酱油、花椒、小米辣烤制的猪蹄大快朵颐,或嚼着用雪豆炖出来的蹄花,简直不要太幸福。
凉拌牛肉
其它饮食禁忌
川人旧俗中还有一些饮食禁忌,比如说早年不吃牛肉,认为牛是农耕之本;不吃母猪肉及羊肉,认为吃了要打摆子、发羊儿风(如疟疾、羊癫疯等症状);不吃猪血,说是吃了说话会脸红;孕妇不能吃兔子肉,不然胎儿会长兔唇等等。
现在看来,不吃牛肉是因为当时的生产需要,不吃母猪肉的原因更多跟食材质量有关,特别是老母猪肉柴而不香,其它大都是因为食物本身的形象而产生的传言。
凉拌兔丁
随着社会发展,多数旧俗中的饮食禁忌已被证伪,人们不再盲从,少数则成为习惯在部分地区延续。《礼记》说“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今天可从民俗演变的角度来理性看待,能更好地理解一些地方春节期间不吃某些食物的来龙去脉,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川人饮食的发展过程和对食物认知的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