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国内理财市场多元布局稳健增长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2-26 10:07:24】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升级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多元化,银行业理财市场在2024年迎来重要发展。《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存续产品数量4.03万只,较年初增长1.23%。在净值化转型、产品创新和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等领域,银行业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理财服务体系。

  适应新环境转变旧观念

  2024年成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首个完整年度,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攀升至29.50万亿元,占比提升至98.5%,非净值型产品仅存4500亿元。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至87.85%,形成“专业机构主导、母行协同”的新格局。

  净值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实现理财产品的真实价值反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占全市场的87.85%,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市场份额逐年萎缩,而理财公司则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监管部门对未成立理财公司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提出了压降理财规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净值化转型的完成,标志着理财产品彻底告别“保本保收益”时代。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波动性和风险认知不足。过去一年,在存款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更趋保守。年报显示,中低风险(二级及以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5.69%,较2024年年初增长2.89个百分点;高风险产品占比不足0.3%。

  在净值化机制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随底层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化而波动。这要求投资者必须逐步转变过度依赖稳定预期收益的传统观念,更深入地理解产品预期收益率与最终实际收益率的本质差异及风险。因此,投资者教育变得尤为重要。2024年,行业加速投资者教育体系建设,全年开展投教活动超12万场次,覆盖投资者1.8亿人次。银行及理财公司通过广泛的投资者教育工作,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理性看待净值波动,从而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下调政策利率,理财产品投资者偏好通过拉长定期存款期限、购买较高收益理财等多种方式提升投资回报。“理财客户具有投资收益和净值稳定双重需求特征。”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理财公司应积极把握行业机会,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产品收益:一是积极布局“固收+”产品;二是持续丰富国内资产投资品类,更多关注符合绝对收益目标、资产价格波动相对稳定或分红率较高的资产;三是把握海外市场投资机遇期,提高对部分收益表现较好品种的投资力度;四是加大产品策略创新,打造适合客户群体的稳健低波投资策略;五是推动产品功能创新,实现居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功能性再平衡。

  权益类资产受关注

  在2024年的中国银行理财市场中,固收类理财产品继续保持了主导地位。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33%。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3万亿元,占比为2.44%。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与此同时,理财非标资产规模持续下降。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表示:“在高收益资产减少的情况下,理财公司需要寻找其他替代资产,而权益类资产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从2024年9月24日开始,央行首次将资产价格的表现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中,意图通过维持低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力促资产价格保持回升。“在资产价格回升周期中,我国权益市场表现更好,理财公司须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端同权益市场的关联度,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苑志宏说。

  在权益类产品体系建设方面,华夏理财推出高透明、费率低、客户更容易接受的指数型权益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最好的切入点。”苑志宏表示,相较于主动权益、混合型、“固收+”等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高度透明使投资者更易于接受其净值表现跟随标的指数波动且是相对收益型产品的特性。基于股票指数、黄金指数和固收指数构建的投资组合,能在相当长时间范围内获得良好的绝对收益体验。

  近年来,公募指数基金发行数量和总体规模持续创新高。截至2024年末,我国被动指数型权益基金共有1800只,管理规模达到4万亿元。其中,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权益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共有850只,资产管理规模达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起步较晚,但被动指数型权益基金在中国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工具属性和配置价值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下一阶段需要重塑理财的投资范式,实现理财新一轮转型。”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表示,2018年打破刚兑走向净值化,下一次转型将是从2023年开始的净值化转型的深化,最主要的是要实现投资范式的转变重塑,要从重视资产到重视策略,从单一资产、单策略到多元资产、多策略。

  谈及转型的关键,汪圣明认为是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或者权益策略的运用。“理财不能局限于固收,我们要走向权益市场。下一阶段我们要充分运用ETF场内交易的指数工具,改进和提高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配置的效率,提升大类资产配置实效。”汪圣明表示,总体上对2025年的市场比较乐观,对理财转型也比较乐观。

  特色产品矩阵成型

  产品结构的深度细分,是202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传统“一刀切”的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针对不同客群、不同场景、不同风险偏好的特色产品矩阵。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特色产品规模占比达42%,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老龄化趋势下,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前景广阔。2024年9月落地的延迟退休政策以及2024年12月16日正式推广全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都将对财富管理行业的规模产生影响。中银理财总裁宋福宁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但同时也面临低利率下资产收益和费用下降等挑战。针对这一现状,理财公司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设计稳健收益的养老理财产品。他表示:“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应以稳为主,在平衡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满足多样性需求。”

  与此同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成为理财市场的新热点。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性ESG配套激励措施与行动方案,ESG资管产品谱系也不断丰富。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董文赜表示,银行理财在ESG投资和体系构建方面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顶层设计、公司治理、投资研究、策略开发与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有效推动ESG能力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已达到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迅速。董文赜说,信银理财已将ESG作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涵盖ESG、绿色两大主题的理财产品谱系,践行“双碳”目标,推动产业低碳转型。

  在普惠金融领域,理财产品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打破理财服务的“地域鸿沟”,银行业通过“科技赋能+渠道下沉”双轮驱动,将理财服务延伸至县域、农村及偏远地区。2024年,农村地区理财投资者数量达4800万人,同比增长28%;智能投顾服务覆盖用户数突破1.2亿人,占理财投资者总量的35%。针对农村居民理财意识薄弱的问题,中国农业银行推出“惠农宝”系列产品。2024年,“惠农宝”覆盖全国98%的县域,销售额突破500亿元,惠及超600万农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创新“乡村振兴收益凭证”,将理财产品与当地特色产业收益挂钩,在贵州、云南等地的试点规模超30亿元。

  为保障金融服务的公平性,部分银行推出差异化产品。中国光大银行针对残疾人投资者推出“无障碍理财APP”,支持语音操作和盲文界面,2024年服务用户超10万人;中信银行则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设计“灵活申赎”产品,支持按日计息、随时赎回,2024年内规模突破200亿元。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通过汇集居民闲置资金并投资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2024年,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规模达25万亿元,占比超70%,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和绿色低碳领域。理财资金投向科创企业规模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50%。中小微企业通过理财融资渠道获得资金1.2万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0.7%。

  202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随着资管新规的深化落地和金融科技的持续赋能,理财市场有望在“稳增长、惠民生、促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连接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的“金色桥梁”。

 
 
 
推荐阅读
 
中国油画艺术家刘野晋升全球艺术榜十强
四川新津再迎户外盛会 报名工作正式开启
四川造助力全球首例 一针杀伤癌王细胞
跟着赛事游四川 仁寿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
 
· 西南财经大学百年校庆倒计时一百天
· 人工智能首次从零开始设计蛋白酶
· 四川大学与成都签约共建高水平医院
· 品牌滑雪指南发布 引领冰雪度假生活
 
热门点击
  1. 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账户数突破三
  2. 国企明年调结构保增长 要建三项清单强化
  3.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4.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 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
  5. 股市成交再创历史 投资者节后还能继续上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后续调降仍有
  7.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8.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9.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10.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