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证券行业锚定一流投行目标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3-09 21:56:19】 【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何为一流投资银行?如何推动其建设?谁能率先突围领跑?这一系列话题在证券行业近年来始终保有热度。在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指导下,证券行业正加速将战略擘画转化为实践突破。本组报道通过全景扫描行业攻坚实践,既呈现券商转型成果,亦聚焦行业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记录和观察证券行业在奋进一流投资银行中的不凡历程。

  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与投资机构描绘了发展蓝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目标,明确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随后,新“国九条”的出台为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到2035年,“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一流资本市场需要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通过投资银行、投资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

  打造一流投资银行,成为中资券商的重要使命和前进方向。《证券日报》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在实践层面,证券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已对原有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整,明确将“功能性”放在首位、端正经营理念,以“投资者是市场之本”的理念为指导,回归业务本源、专注主责主业,通过“深耕细作”聚焦“高质量”的发展方式,在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征途中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对标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目标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

  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对券商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对标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要求,成为头部券商的发力方向。

  在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攻坚战”中,头部券商是中流砥柱,其已将“奋进一流投资银行”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头部机构凭借全牌照优势,加速布局财富管理、国际业务和金融科技等领域,冲刺一流投资银行目标。

  从业绩表现来看,头部券商优势明显。在已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的上市券商中,头部券商的表现尤为突出。行业龙头中信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同比增长6.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增长10.06%,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稳居营收和净利润双榜首。国泰君安、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的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当前,券商正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头部券商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投融资枢纽功能,支持直接融资超过12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超20%;形成“1只国家级引导基金、8只省级引导基金、30余只市县级政府引导基金”的基金群,有效引导资源流入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当然,中小券商迈向一流也并非遥不可及,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为所有中资券商做优做强带来契机。近年来,监管持续引导券商向功能型、集约型、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鼓励中小公司通过“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等措施做优做强。部分中小券商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方式,加快业务创新,强化合规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持续推动投行、资管等业务差异化发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2024年上半年,在投行业务收入、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投资咨询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有8家为中小券商,逐渐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尤其在政策支持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推动资源向优质机构集聚的背景下,中小券商整合案例增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弯道超车”,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业务互补提升综合实力。例如,“国联证券+民生证券”成为中小券商并购重组的经典案例。作为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个落地的券商并购重组项目,两家券商正在持续推进整合,合并后主体目前已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合后的国联民生证券,要打造一家客户信赖、产业驱动、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投资银行。在这个愿景的指引下,公司将充分发挥机构业务长板优势,力争在综合排名方面挺进行业前十,确保核心业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在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道路上,券商聚焦主业,稳扎稳打提升专业能力是关键。

  2024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从七大方面提出了25项重点举措,包括校正行业机构定位、夯实合规风控基础、优化行业发展生态等,旨在加快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建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过程中,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证券行业的“功能性”,是以各项主营业务为基础,通过业务专业化经营来提升功能性,更好平衡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以投资银行业务为抓手,扮演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直接融资“服务商”角色;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为抓手,履行好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当前,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全链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不少券商投行业务的重点战略规划。

  “一流投资银行承担着引领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东方财富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应围绕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前瞻性展开布局与研究,为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券商应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引导资源流入科技创新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重点领域,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效发展。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发挥“投资+投行+研究”联动优势,深入服务“硬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技、“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通过直投基金、母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2024年,中金公司服务科技创新领域企业交易规模约4600亿元,同时围绕半导体、数字技术、先进制造等科创领域新设36只基金,合计规模超550亿元,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和子基金超过110亿元。

  同时,中小券商在细分赛道深耕,着力打造差异化特色服务优势。国海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度万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海证券正在投行、投研等领域加速构建自身业务特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研究;探索实行“链长制”,整合公司内部、股东、合作伙伴资源,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聚焦科技、数字、绿色等重点领域打造精品投行,通过IPO、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债券融资等方式,打造服务细分赛道中小企业特色优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

  当前,券商投行更加关注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逻辑以及科技创新的路径,更多地从产业发展、技术变革、模式创新等维度挖掘企业的投资价值。同时,券商正持续提升估值定价能力,力求对拟上市公司的发展路径、“含科量”、创新能力等进行更加准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国联民生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明确了三项清晰的战略目标:首先,打造产业投行,深入产业链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次,打造科技投行,强化科技基因,完善数字生态。最后,打造财富投行,不断提升投资能力,优化客户服务,守护国民财富的增长。”

  以业务转型升级为发展引擎

  近一年来,券商以业务转型升级为引擎,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在此过程中,并购重组和财富管理业务无疑是券商业务转型的两大重要战略抓手。

  A股迎来新一轮上市公司并购潮。据华泰联合证券统计,2024年1月份至9月份,首次披露的行政许可类重组交易数量共31单;2024年10月份至2025年1月份,该口径下交易数量有59单,显著增加。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持续提升并购重组业务能力,对于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并购重组可帮助企业通过吸收合并、资产置换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是券商行业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中信建投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并购重组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并购市场呈现的新特点、新需求,华泰联合证券在发挥并购业务传统优势的同时,持续布局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行业,加强并购业务与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联动与协同,对于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客户和行业进行重点开拓。

  财富管理业务则是提升综合实力的另一重要抓手。

  新“国九条”指出,“必须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品种、风险收益匹配的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财通资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资管行业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因此公司通过夯实投研能力、细化产品布局等多维度发力,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投顾服务能力也是衡量财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投资顾问队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券商投资顾问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从2018年末的4.51万人增加至2024年末的8.03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3.44%提升至23.88%,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对此,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安证券以“打造买方财富管理品牌”为战略目标。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财富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买方财富管理品牌,即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解决“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难题;同时,围绕客户的投前、投中、投后环节,通过专业投研、丰富的金融产品、全方位的投顾服务协同驱动财富管理体系升级。

  实际上,券商业务转型的过程,也是摆脱“同质化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券商正明晰战略定位,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不断缩短与一流投资银行的距离。

  锻造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拥有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成为中资券商跻身一流投资银行的关键要素。

  伴随着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在此过程中,高水平的专业投资银行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拓展业务版图。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成为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必修课”。

  近年来,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稳步落地,如跨境理财通、债券“南向通”等产品陆续推出,跨境市场空间持续扩大,互联互通机制更加完善,带动我国金融市场及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稳步向前。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资券商开展的跨境业务存量规模为8109亿元。2024年,作为“一带一路”债券主承销商的券商共22家,承销19只债券,同比增长46.15%;合计承销金额233.55亿元,同比增长194.48%。

  “国际化”成为中资头部券商战略目标的高频关键词。综合实力雄厚的头部券商在“出海”方面已积累一定业务经验与先发优势,国际业务模式持续向多元化转型。例如,中金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力度,通过服务好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和高质量外资“引进来”等跨境资本的流动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华泰证券则以中国香港市场为桥头堡,以跨境业务为抓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中介业务,全力提升跨境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当前,证券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防控风险为底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正在全力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夯实一流投资银行建设根基。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中资券商将迎来更多锻造综合实力的机遇,不断向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迈进。

 
 
 
推荐阅读
 
我要上全运 四川定向项目选拔赛在自贡收官
猫量子比特成功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新突破
川大学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政府工作报告有效激发地产市场复苏新动力
 
· 西南交通大学与郫都区深化校地合作
· 乐坛天后郑秀文澳门演唱会五月启幕
· 科学家揭秘宇宙第一滴水形成时间
· 跟着赛会游成都 车迷赛开启精彩序幕
 
热门点击
  1. 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账户数突破三
  2. 国企明年调结构保增长 要建三项清单强化
  3.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4.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 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
  5. 股市成交再创历史 投资者节后还能继续上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后续调降仍有
  7.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8.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9.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10.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