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发布 高素养者持仓更久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4-20 13:48:46】 【来源:证券时报网】

  4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

  根据《报告》,投资类行为对金融素养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金融素养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的《报告》新增对活跃证券投资者的调研。调研显示,金融素养提升也有助于投资者践行理性、健康的投资行为。例如,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高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前20%的受访者)对同一标的持仓超过一年的比例为57%,而低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后20%的受访者)仅为45%。在提升多元化配置、减少投机偏好方面,金融素养得分较高的受访者表现也整体好于较低的群体。

  “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更理性的金融实践。对于金融参与高频且复杂的证券投资群体而言,可以增加对投资纪律、风险收益平衡等知识的宣教、加强风险提示,从而帮助其规避过度投机的行为。”项目牵头人、高金教授吴飞表示。

  《报告》还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对养老准备的认知更充分,能够有效通过商业年金、长期投资基金等多元化途径进行养老储备。比如,最高分组(80—100分)中64%的受访者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1%购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而最低分组(0—20分)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仅为12%和8%。

  然而,与金融参与度和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中国居民的长期财务规划仍较为薄弱。在今年的调研中,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龄细分来看,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即便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

  夯实重点群体在财务规划方面的金融素养对于应对老龄化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业可以优先聚焦青壮年群体的财务规划需求、提升其规划意识,并逐步延伸至一老一少的短板群体。”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Thomas Pixley在发布会上表示。

 
 
 
推荐阅读
 
成都市锦江区首届匹克球比赛成功举办
第十五届建川博物馆近现代藏品交流会启幕
川渝人保携手德康集团 推动养殖业风控升级
西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春季大型双选会
 
· 成都蒲江樱桃旅游季正式启幕
· 贵州茅台继续蝉联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 成都市举办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公开赛
· 单芯片皮秒级中红外激光器问世
 
热门点击
  1. 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账户数突破三
  2. 国企明年调结构保增长 要建三项清单强化
  3.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4.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 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
  5. 股市成交再创历史 投资者节后还能继续上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后续调降仍有
  7.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8.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9.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10.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