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日前披露的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利润为522.24亿元,同比增长12.7%;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NBV)达到223.20亿元,同比增长11%。作为行业内衡量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寿险及健康险NBV的双位数增长意味着什么?中国平安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寿险改革战略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
寿险改革成效显现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稳健增长,是中国平安近年来寿险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的结果。付欣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已经连续6个季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分渠道来看,来自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0.8%,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3%。
付欣称,从两年前开始,中国平安就开始了寿险业务多元化渠道的改革。寿险销售逐渐从过去的单一代理人渠道,扩展为如今的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和社区网格渠道。如今,中国平安保险代理人团队已经实现了高质量、高素质、高产能的“三高队伍”转型,代理人增员率也已经逐步好转,人均产能大幅提升。
“除了增长的规模,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的增长质量同样优秀。”付欣介绍,从新业务价值率(NBV MARGIN)角度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该指标上升6.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的13月和25月保单继续率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长势头意味着公司核心业务品质的提升,为公司接下来的利润稳健增长夯实了基础。
付欣认为,当前居民稳健投资的意愿高涨,老龄化带来的康养需求不断扩大,这对中国平安下一步继续深化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下半年,中国平安将延续“强财富、扩养老、促保障”的产品策略,进一步提升保险产品竞争优势,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将其战略布局深化升级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在中国平安看来,综合金融可以为中国平安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率,尤其体现在更低的获客成本,更低的管理和服务成本,以及更高的客户留存率。而在医疗养老方面,中国平安拥有10余年保险及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线上、线下医疗养老生态圈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
对于综合金融的优势,付欣认为,中国平安金融牌照齐全,可以更好地服务、经营客户。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升级为2.0模式,从过去单纯依靠产品的交叉销售为主升级为客户经营模式,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从公司价值来说,中国平安拥有2.36亿个客户,客户黏性较强。从行业价值来看,比起单一金融牌照,全牌照的独特模式让中国平安跨越周期的韧性更强。
针对医疗养老,付欣表示,近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深化医疗养老战略,为客户打造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三到”产品,也就是“到线”“到家”“到店”,最终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一站式服务。
在付欣看来,中国平安的医疗养老生态圈既创造了独立的直接价值,也创造了巨大的间接价值,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4年6月末,在平安2.36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超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6个、客均AUM约5.7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8倍。
对公司价值回归有信心
去年以来,在大盘持续震荡背景下,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股整体保持低位运行。对此,付欣表示,从当前中国平安的核心投资指标来看,公司股价处于估值低位。从行业、公司、估值等三方面因素来看,中国平安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付欣分析,从行业层面看,中国平安战略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随着居民对金融服务和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平安所处的行业增长潜力巨大。从公司基本面来看,中国平安发展战略清晰,财务指标稳健,业务协同力不断加强,管理团队齐心,更重要的是公司拥有2.36亿庞大客户群体,公司的基本面和利润稳健增长可期。而从估值方面看,当前中国平安的PE、PB等核心指标都处于历史低位,过去一段时间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但中国平安股息连续多年上涨,当前A、H股的股息率均高达6%左右,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更是投资者的首选。
谈及下半年的经营战略,付欣表示,中国平安将持续贯彻“聚焦主业、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此外,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把“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服务作为头号工程,不断升级产品、升级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也将进一步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