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四川已全面完成增发国债地灾防治项目,项目涉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6216户,综合治理1601处,监测台站建设2781处。
据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防灾成果已经初步显现。2024年7月17日,甘孜州泸定县德威镇庄子村加郡沟遭遇山洪泥石流灾害,刚建成的1号拦挡坝发挥防灾功效,成功拦阻约5万方泥石流,保护了10户31人的生命安全,减少了300万元财产损失。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中,自然资源厅与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印发实施《关于高质量推进增发国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切实提高国债资金效益的通知》,从责任落实、过程监管、系统填报、资金使用、督查检查、廉政建设等6个方面明确12条工作要求,切实规范增发国债项目实施程序。同时,全面落实“省级指导、市县主体、县级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分片督查检查、定期调度通报、动态约谈提醒”工作模式,建立“行政监督+纪检监督监察”协同贯通机制。
针对重点环节把控,自然资源厅还制定了招标工作清单、监管责任清单、项目管理清章、资金管理清单、工程验收清单等项目管理关键环节“五张清单”。出台《四川省2023年增发国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验收工作指南》,全面细化验收标准、程序、内容与整改、资料汇交等。采取“联合督导、定期调度、逐月通报、发函提醒、进度展示、重点约谈”等方式,每月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分片督导,多次召开督查情况通报和约谈调度会,与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面通报问题、会商改进措施,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规范资金拨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