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省国资委在成都召开全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66万亿,实现营业总收入2.25万亿,上缴税费1441亿,同比分别增长10.6%、5.1%、4%;实现利润1430亿元,稳住了2023年的水平。
应对挑战 迎难而上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国资国企系统迎难而上、承压前行,多措并举拼经济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着力降本增效,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平稳,国有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省属企业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公司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企业发展动力活力得到增强。
——围绕国省重大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支撑保障功能更加突出。
——坚持问题导向,优化监管方式,突出监管重点,国资监管质效实现新提升。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去年以来,省属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总额分别达到3771亿元、1583亿元,同比增长12%、16%。
值得一提的是,85户在川央企、地方国企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工作成效明显,围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特色农牧等领域实施帮扶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创新开展“矩阵式”帮扶,国资国企在托底性帮扶巴中、阿坝欠发达县域的同时,引领带动其他县域发展,共签约投资协议金额超2440亿元。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
如何扎实做好2025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全力推动国有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会议现场,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以掷地有声的5个“全力以赴”,为2025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指明方向,更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注入强劲动力。
要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更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要全力以赴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强化规划引领和主责主业管理,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增强国省重大战略支撑保障功能。
要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攻坚,稳妥高效推进重点领域“1+8”改革,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要全力以赴加强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强化高能级平台建设,用好用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营造优质创新生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全力以赴推进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加强穿透式监管,强化企业经营综合评价,强化国资监管战略协同,持续提升国资监管质效,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记者了解到,2025年全省国资国企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强党对国资国企的领导,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攻坚,更大力度优化布局结构,更大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更大力度优化国资监管,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顶梁柱”“稳定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