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省政府印发《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引领支撑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强省。
在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川渝创新共同体,强化成都创新枢纽和创新策源功能,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提升战略保障能力,布局建设特色创新高地。
在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运行质效方面,《方案》提出,服务保障国家级创新平台高质量运行,推动省级创新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行,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快前沿科技攻坚突破方面,《方案》提出,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强化“从1到10”科技攻关,强化产业基础技术攻关。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方案》提出,布局“从10到100”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中试平台建在产业链上专项行动,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搭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
在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方面,《方案》提出,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激发高校创新活力,发挥科研院所作用。
在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方面,《方案》提出,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力度,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深化拓展科技交流合作。
《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科技厅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调度和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要分年度制定任务台账及项目清单,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新模式。
|